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十七章 计划财务志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5年建场时,省公安厅劳改局组织了一批以中等财会学校毕业生,地方财会干部和部队转业军官为主体的财会队伍,奔赴新建劳改农场,从事财务工作。
  原柏根里、门鲁河两个劳改农场的第一任财务科长分别由杜云升、周刚担任。
  1957年,原门鲁河农场设经理科,财务科、统计科;原柏根里农场为场设四科一室(生产科、财计科、管教科、政工科、办公室)编制。
  1959年门、柏两场合并后,统归场办公室管辖,办公室主任杜云升兼任财务科长。
  1961年,宋绍均任财务科副科长。
  1962年,在“精简机构,压缩人员”的整编运动中,总场机关建立31人编制的领导机构,取消了财务科建置,财务业务行政再度并入办公室所属。
  1963年,劳改农场(支队)建立政治改造、生产行政两条线组织机构。政治改造线组建了四个科,生产行政线组建了五科一室,设置财计科,由满作凡任副科长。下设成本会计、财务会计、狱政会计、统计、出纳等共7人编制。
  1965年,由满作凡、邓占文任财务副科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财务工作机构遭干扰破坏,具体业务先后由临时领导班子,革委会生产财务组负责领导。
  1972年,省国营农场管理局成立后 农垦系统恢复了财务科建置。1973—1974年,黑河农场分局先后任命邓占文、李子兰为计财科副科长。
  1976年,叶雨林任计财科科长。1979年,满作凡任副科长。1980年,石湘任副科长。
  1983年,实行“三总”(总农艺师,总农机师、总会计师)负责制。经省农场总局批准,省委同意,副场长李广才任本场总会计师,负责全场计划财务管理工作。计财科长叶雨林,副科长石湘、张凤兰、张富。
  1984年,计财科由张风兰副科长负责,唐恒、张富,董福臣等任副科长。
  1985年唐恒任计财科长、董福臣、姜继英任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