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历次党员代表大会
第四节 历次党员代表大会
第一次 党代会
1957年9月18日至20日,中共柏根里农场总支经县委批准,召开党员大会(即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党委。
全场党员总数109名,到会党员代表61人,列席代表23人。
主要议程:传达了中共嫩江县委首届二次会议决议,审议通过了农场党总支书记郝万喜(县委委员)代表党总支作的《一年来党总支工作总结报告》,进行了代表发言,代表们就整风问题进行了严肃的自我批评。
大会做出如下决议:1、根据中央三长(公安部长、检察院长、司法部长——编者)会议精神,进一步贯彻阶级斗争与人道主义相结合的原则,改善犯人生活条件,加强政治时事教育;2、根据中共“八大”,和省委国营农场会议精神,积极响应毛主席提出的“争取五七年农业大丰收”的号召;3、贯彻执行“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开展增产保收,以粮为纲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选举产生了首届党委会:
委员:郝万喜、赵店范、董仁和、王福斌、龚飞华、杨和、王景隆、肖廷举、胡振和。
常委:郝万喜、赵店范、龚飞华、董仁和
书记:郝万喜
门鲁河农场同时成立党委,党委书记先后由黄士之,徐星三、王树春担任。
第二次 党代会
1959年6月4日至6日,召开中共嫩北农场第二次党代会,会议代表70名,到会63名,缺席7名,列席代表35名。
会议听取了郝万喜同志关于《党委工作总结和下步工作意见的报告》;王福斌同志关于《党的监察工作报告》。通过了大会决议。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党委委员:党委书记郝万喜,组织委员刘玉珊、杨和,宣传委员王希忠,董仁和,监察委员王福斌、邢国权,青年委员宋绍均,福利委员王景隆、张世兴,保卫委员胡振和、姜悦贤,委员:赵店范、才有山。当月14日,黄延亩调任党委副书记。
9月,郝万喜调出,增补李德林、吴鸿,杨新民为党委委员。
第三次 党代会
1962年3月15日至17日,召开中共嫩北农场第三次党代会。主要议程是进行党委改选,改选结果如下:
党委常委:李德林任书记,黄延亭任副书记,刘玉珊任组织委员,刘永荣任宣传委员,贺士民任监察委员,杨新民任保卫委员,姜悦贤任青年委员。
委员:王景隆、赵店范、杨和、邢国权、刘金和、王希忠。
第四次 党代会
1963年3月15日至18日,召开中共嫩北农场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历时3天半。出席会议代表55名,为扩大影响邀请13名非党同志列席会议。会议听取并讨论了吴鸿同志代表前届党委作的《关于1962年工作和1963年工作意见的报告》,讨论了当前国内外形势和1963年工作任务。通过了大会决议,指出1962年形势是很好的,本场在大好形势鼓舞和三面红旗照耀下,改造、生产都取得了很大成绩,政治上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经济上支援了社会主义建设。劳改罪犯和刑满就业人员的思想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我们的工作获得了社会上越来越广泛的同情与支持。农业生产战胜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比1961年增长51.6%,畜牧业大发展,“三力”基本恢复。
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委员会。
李德林任党委书记;
吴鸿任党委副书记兼监察委员;
刘玉珊任组织委员兼武装委员;
杨新民任生活卫生委员;
刘永荣任宣传兼青年委员;
刘金和任保卫兼保密委员;
陶凤鸣任监察委员;
第五次 党代会
1969年11月9日至11日,召开中共嫩北农场第五次党代会。到会党员代表82名,列席代表28名,群众代表36名。会议学习传达了中央“九大”会议上林彪所作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新党章)。革委会主任刘玉珊代表核心小组作了《工作报告》。报告称,截止1969年10月中旬,全场清除各种“阶级敌人”48名:其中“三特一叛”28名,“地富反坏右”2名,“现行反革命”12名,各种刑事犯6名;各种“敌特嫌疑分子”19名;“各种反革命集团”2起;揪出科大队级干部15名,一般干部42名。
这次党代会是一次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坚持“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会议。
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党委会,委员有:刘玉珊、刘忠喜、李学城、刘可园、刘长新、杨和、张学礼、刁美兰(女)、白忠和、白宏树、袁淑梅(女)、关佐军、王福等共 13名(因当时本场已划归嫩江县管理农场党委只按公社一级组建)。
第六次 党代会
1976年2月9日至11日,召开中共嫩北农场第六次党代会,全场党员总数596名,选出代表177名,其中女代表35名,知青代表39名,因事、因病缺席58名,到会代表119名。
会议听取了党委书记孙景祥所作的《党委工作报告》。讨论通过了题为《以阶级斗争为纲,加强无产阶级专政,为迅速建成大寨场而奋斗》的决议。
会议强调,一、继续深入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开展对《水浒》的评论,重温毛主席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重要指示;二、抓紧阶级斗争这个纲,继续深入开展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三、进一步做好知青工作;四、继续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解决真学大寨问题,抓革命、促生产、掀起农业学大寨新高潮;五、巩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斗、批、改成果,把无产阶级专政任务落实到基层;六、继续搞好党的建设,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
大会选出第六届委员会委员24名:
孙景祥、王永山、刘乃云、崔成友、李国权、浦加林、刘可元、关佐军、陶凤鸣、才有山、王鹤松、杨和、白忠和、崔永林、腾好敏、孙玉明、王长富、孔繁旺、张学礼、王云、王诚实、杨贵新、齐惠忠、侯亚琴。
党委书记:孙景祥。
副书记:王永山、刘乃云、崔成友。
常务委员:孙景祥、王永山、刘乃云、崔成友。李国权、浦加林,刘可元。
后增补:孔繁旺、罗忠诚、王长富、杨新民、孙厚忠为常委。
第七次 党代会
1981年3月27日至30日,召开中共嫩北农场第七次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66名,其中女代表20名。因事因病缺席15名。
大会主要议程:听取九三局党委书记王元均重要讲话;听取场党委书记李国权代表前届党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听取了孔繁旺所作的纪检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第七届党委会和纪检委员会。
第七届党委委员:
李国权、肖云彤、孔繁旺、浦加林、李广才、王长富、王宇忠、杨新民、张友仁、董继春、杨宝莹、关佐军、孙德业、腾好敏、陶凤鸣、崔永林、姜悦贤、李春诚、王诚实、吕雅琴、张铁良、邢国权、郭新权。
党委常委:李国权、肖云彤、孔繁旺、浦加林、李广才、王长富、王宇忠。
党委书记:李国权;副书记:肖云彤,孔繁旺。
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孔繁旺;副书记:崔永林;委员:陶风鸣、邢国权、姜悦贤。
第八次 党代会
1983年7月21日至23日,召开中共嫩北农场第八次党代会。全场选出党代表150人,到会138人,因事因病缺席12人。
会议听取了孔繁旺代表七届党委所作的题为《勇于改革,开拓前进,为实现三个根本好转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1981年3月七次党代会以来,认真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十二大精神,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使农场发生了生产建设、经营成果、职工生活、精神面貌等四个方面的变化。尤其1982年,实现了小麦单产,大豆单产,粮豆总产,上交与盈利五超历史。一举盈利602万元,相当于建场28年盈利总额的1.1倍。
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党委自身建设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嫩北农场第八届委员会。党委委员:孔繁旺、肖云彤、王长富,浦加林、董继春、关佐军。党委书记:孔繁旺、副书记;肖云彤
大会还选举产生了中共嫩北农场纪律检查委员会。纪委委员:浦加林、邢国权、满作范、李春诚、魏云亭。书记:浦加林;副书记:邢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