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机构沿革
第二十八章 共青团志
第一节 机构沿革
1956年秋,原门、柏两场只有10几名团员,为使团员过好组织生活,在开荒建场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两场先后成立了团支部。当时的团组织称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7年5月,团中央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门、柏两场分别于8、9月份组建了共青团总支委员会。门鲁河团总支委员会下设3个支部,总支书记李洪武,委员有李峰、孙跃旭、张洪达、王玉琢、肖云桥、栾兴民张风兰等。1958年整风运动中,李洪武被打成右派,10月进行改选。总支书记姜悦贤、副书记张洪达。委员有栾兴民。季峰、曹彦,刘长新、崔明淑。
1959年,门、柏两场合并后,于5月4日组建嫩北农场团委。全场团员总数发展到88人,建立9个支部。经嫩江县团委批准,刘永荣任团委书记,孙祥任副书记。8月18日召开共青团嫩北农场第一次代表大会并通过上述人选。
1962年至1965年,刘永荣任团委书记,李学成任副书记。
1964年,张友仁任团委书记。
1965年,根据共青团嫩江劳改分局委员会通知精神,本场企业团委改为劳改单位团委。隶属劳改分局团委直接领导。是年11月25日,启用“中国共户主义青年团黑龙江省第三十三劳动改造管教支队委员会”公章。
“文化大革命”开始,团委停止工作。1968年“革委会”成立后,下设群团组,组长杨和。1969年10月23日,根据龙核发(69)6号文件,“要迅速配备共青团专职干部,加强领导,切实把共青团组织整顿好”的指示,场革委通知在团组织整顿基本结束的基础上,重新组建团委机构。11月15日,召开共青团嫩北农场第四次代表大会,任命刁美兰为团委书记,白洪树为副书记。
1973年,黑河农场分局任命韩殿儒为团委书记,孙秀云,白洪树为副书记。
1975年,韩殿儒任团委书记,孙秀云、成东任副书记。
1978年,九三局任命吕雅琴、奚仁良为团委副书记。
1980年,辛兆祥任团委书记。
1984年,董香任团委书记,王贺任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