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展概况1962年12月,中央发出计划生育指示,本场掀起一个“提倡晚婚,实行计划生育”的宣传活动热潮。 1963年12月末,嫩江劳改分局政治处在《关于做好当前工作的通知》中强调“各单位必须在当地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支队要迅速建立起计划生育领导委员会。大队(分场)要成立领导小组”。要求深入细质地进行宣传教育,形成社会风气。
1964年1月13日,场党委下发了《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宣传教育安排意见》,同时成立计划生育领导机构,认真落实了省委《关于试行黑龙江省关于提倡晚婚和实行计划生育的几项规定(试行草案)的通知》精神。按照“力争在今后五年内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控制在1.5‰左右,农村控制在20‰左右。十年内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控制在1‰,农村控制在1.5‰以下”的要求,结合本场实际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据资料记载:1964年全场七个大队三个直属单位成年妇女1812名,其中有生育能力的1227名,因病不能生育的共 1227名。1963年一年出生小孩195个,占有生育能力的妇女的36%,有个叫于淑琴的妇女 35岁,生了8个孩子。面对生育高峰,各级领导用各种形式向职工群众宣传计划生育是关系到能不能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关系到支援世界革命,关系到培养革命接班人和民族繁荣,关系到6亿人民生活习贯的改革,是我国移风易俗的文化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宣传过程中,以典型事例解除群众顾虑,破除封建迷信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取得了很大成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刚刚打下基础的计划生育工作遭到破坏。
1972年,本场隶属省国营农场管理局时,人口总数已达14755人,人口自增长率高达24.4‰,开始进入建场后人口生育高峰时期。由于各种原因,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是年,为了控制急剧增长的人口出生速度,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省计划生育巡迥医疗队进驻本场,场党委制定措施,动员群众组织人力,物力,积极配合医疗队对全场计划生育对象采取结扎、带环等具体措施。用事实教育了广大职工群众,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1973年,全场组建了一个庞大的计划生育组织机构,从上到下切切实实地把计划生育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了党政群团齐抓共管的局面。人口自然增长出现明显下降。据记载,当年全场共出生小孩397名,出生率为21‰,人口自然增长率在黑河管理局18个农场中,排列第10位。
1974年,全场人口17804人。其中知识青年4850人(不含长期不归的),25岁以上的2131人,结婚416对,有生育能力的夫妇共1500人。面对严峻的形势,本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73)219号文件精神和王一伦书记的指示,严格执行把好晚婚关(当时规定的晚婚标准为:男72岁:女25岁)、节育关(婚后生育不得超过2个,间隔要4—5年)等一系列计划生育方针,取得较好的效果。是年全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9‰。
1975年1月22日,本场下发《关于计划生育大会战方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本着群众自愿的原则,按照晚、希、少的具体要求,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计划生育大会战活动。取得了全场节育率达到有生育能力女妇的85%,人口自然增率下降到15‰的好成绩,开创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局面。
1979年8月24日,黑河地委发出《关于奖励终生只生一个子女的夫妇的决定》。强调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速度,迅速降低人口增长率,已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订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奖励只生一个的子女夫妇。”根据这一指示,提出在全国全省统一的奖励办法制定之前,对终生只生一个子女的夫妇颁发奖状和奖金100元的办法。
9月5日,《黑龙江省计划生育暂行规定》颁发。做出“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鼓励只生一胎;控制二胎、杜绝三胎”的具体规定。
1980年4月6日,本场转发九三局(80)39号文件。提出为贯彻1月28日省计划生育工作会议精神,计划生育工作重点,转向“晚婚、晚育、少育、优生和普及一孩化。”规定凡1980年3月31日以前出生无指标的第二、三胎以上,已采取节育措施,按规定手续,可报计划外落户。对4月1日以后出生的无指标的第二胎或第三胎,一律按《计划生育暂行规定》第十条规定,征收多子女费。对晚婚者发放晚婚光荣证,并予以奖励。有条件的单位,对独生子女开始实行入托,入学、医药三免费制度。
据1979年末统计,全场当年出生人口380人,自然增长率回升到33‰。面对严重的超生问题场党委场行政动员一切积极力量;以开展正面教育为主,辅以从严处罚的行政措施,严格控制超生现象。1981年1月8日,总场做出两项决定:凡1980年4月1日以后出生的二胎以上子女,粮油供应按国家议价粮油售价规定,面粉每市斤0.24元,豆油每市斤1.80元。凡1980年9月15日以后响应号召报独生子女者,除给产假70天外,可留职休假6个月。休假期间由单位发放其基本工资的70%,每月不足30元的补发到30元。
由于措施得当,工作细致入微取得了很大成效。到1982年全场人口自然增长率已下降到9.3‰。
1983年11月3日,场党委召开历时2天的计划工作会议,党委书记孔繁旺作了《加强党的领导,坚持“三为主”方针,开创我场计划生育新局面》的长篇报告,就本场计划生育现状、经验教训,以及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任务做了全面部署。会议讨论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各项具体措施和规定。重新调整和加强了场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整体作战的能力。表45—1 1981—1985年计划生育基本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