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柏根里火车站
第五节 柏根里火车站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为达到长期霸占东北,加紧推行罪恶的殖民计划。出于抵御苏联进攻和大肆掠夺大,小兴安岭的土地、森林、矿产资源的目的,于康德四年(1937年)修通了讷河至嫩江的铁路。同时修筑嫩黑铁路(嫩江至黑河)。康德五年(1938年)秋,嫩江至霍龙门段辅轨通车后,设柏根里火车站(遗址在苗埔处),成为日本人设在本场境内的一座重要停车站。据考证,当时每天都有齐市至霍龙门对开的客货混载列车在此停车、加水。
柏根里火车站的设置,加快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本区移民侵略的步伐。火车开通后,在车站附近设置了“柏根里开拓团”本部、“满界青年义勇队甲级训练所”、“华丰警察署柏根里警察所”等敌伪机构,使柏根里车站一度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大搞殖民侵略,掠夺资源和镇压当地百姓,实现殖民统治的据点。
1945年秋,苏联红军对日宣战,日寇无条件投降,仓皇逃窜。苏军自黑河沿铁路线南进,并将铁路拆除至宁年站(今富裕站),被废弃的柏根里车站所有建筑物也被附近百姓捣为废墟。
1958年,交通部门组织力量修复了被炸毁的桥涵及路面,将原铁路改建成嫩漠公路。从此,这条贯通场区的公路,成为本场交通动脉,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