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飞机场
第六节 飞机场
原称柏根里旧机场。位于现场部东南1公里处。
据考证,该机场属于日本侵华关东军九八三部队战备机场。1940—1941年修建。当时日本侵略者为抵御苏军进攻,实现长期霸占东北的目的,于1938年始至嫩江县“抓浮浪”并用武力强迫被抓的“浮浪”和从南部强征的劳工到小兴安岭深山丛林中修铁路,建机场,开采金矿等。在侵略者残无人道的镇压奴役下,累冻、饿死的劳工成千上万。到处都有累累白骨,修建柏根里机场便是其中一例。
原机场占地120万平方米。两条跑道呈U型相连,全部由15厘米厚混凝土辅成,全长约4000米。由于太平洋战争爆发,机构刚修完跑道便停建,直至1945年日军条件投降前, 一次也没有使用。
本场建场时,被遗弃的旧机场西跑道因年久失修大部分水泥风化。1964年11月11日,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保护旧机场的指示,沈阳空军司令部与本场鉴定了《旧机场看管协议书》。届时,旧机场仅存一条1200米长,80米宽的东跑道还比较完整。总面积中,除原一分场已开垦330亩耕地外,西跑道被辟为场间公路,中间空地育成一片人工林,南端设一片墓地。
六十年代来,随着农场现代化生产的发展,本场开始利用飞机进行化学灭虫、除草,追肥等航化作业。自此,旧机场几乎每年都有农用飞机在这里降落起飞,为农场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