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工会

第二十八章 群众组织

第一节 工会


工会是党领导的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嫩江垦区的工会组织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密切联系工人群众,深入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组织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开展业余文化教育,活跃职工文化生活,组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改善职工生活,在垦区的“两个文明”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会员代表会及组织沿革
  嫩江垦区的工会组织建立较早,第一个基层工会委员会——平阳农场工会是1949年 3月成立的,杜涛任工会主席。下设金边、新发、金星、红星等4个分会,共有会员 749人。
  1950年7月10日泰来农场建立工会,1955年召开了首届会员代表会,张润芳被选为工会主席,克山农场建场初期也成立了工会组织,1955年7月9日建立了农场工会委员会,绿色草原牧场1959年春天建立工会,1962年3月召开了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巨浪牧场1960年组建工会,江一可任工会主席。1962年全国总工会发出“各基层单位迅速建立工会组织”的通知,1963年以后基层工会普遍建立起来。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后,由于受“左”的路线干扰,各场的工会组织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1972年组建嫩江分局,正值“文化大革命”运动时期,各级工会组织尚未恢复,工代会工作含在政工组。1976年组建嫩江管局期间,地方上虽然恢复了工会组织和工代会的活动,但农垦系统工会组织工代会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工会工作由管局群工处代管。1979年1月黑龙江省总工会和农场总局党委发出了《关于在国营农场系统恢复和建立工会组织的通知》,嫩江管局党委于2月13日发出了《关于恢复和建立工会组织的通知》,并由群工处牵头,抽调各场有关负责筹建工会的同志参加,共15人,组成了管局筹建工会工作组。在依安农场进行了恢复和组建工会的试点工作,并于1979年3月22日召开了依安农场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嫩江农场管理局建局后第一个基层工会组织一一黑龙江省依安农场工会委员会。
  依安农场工会的成立,为全局的工会组建工作提供了经验。克山、绿色草原、富裕、泰来、查哈阳、巨浪等农牧场及局直单位相继成立了工会委员会。全局会员人数达到45,212人,占职工人数的86.7%。经管局党委和上级工会的批准,1979年7月19日在富裕牧场召开了全局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与会代表208人,由管局党委常委、副局长修培庆主持,由孙绍文向大会做了筹备工作报告,于7月20日进行了民主选举,选出了34名委员。在工会第一次全委会上,选举了刘贵、孙绍文、周杰、宫明富、裴良玉为常务委员,孙绍文为工会副主席。同时产生了工会财经委员会和财经监督委员会。局工会机关设组织宣传部、生产生活部、女工部和财务室,共11人。
  管局工会组建初期,全局有17个基层工会委员会,386个队级工会组织,入会人数达到45,754人。专职工会干部108人,兼职工会干部4,823人。
  1981年3月在双河农场驻齐齐哈尔办事处,召开了工会第二次全委扩大会;审查了1980年工会财务决算和1981年财务预算,听取了王志伦做的工会工作报告,增选了王志伦、任有满为工会常务委员,王志伦为工会主席。
  1981年9月20日在克山农场召开了管局。工会第三次全委扩大会,会议由王志伦主席主持,管局党委副书记万敬浩讲了话。中心议题是发起全局工会组织“场学克山、队学十三(克山农场十三连)”的号召。会上,克山农场工会、十三连工会作了典型介绍。他们的经验推广到全垦区,为垦区的工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从而嫩江管局工会工作跨入了新的阶段。当年,克山农场工会被评为全国、黑龙江省和农场总局工会系统的先进集体。1982年克山农场工会主席刘永贵光荣地参加了第十次全国工会代表大会,在工会“十大”会议上克山农场工会等三个集体,刘永贵等五名个人受到表彰和奖励。 1984年6月20日在齐齐哈尔市嫩江管局召开了工会第四次全委扩大会,会议审议修改了管局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会上增补了李春山,王中原、于宏奎为工会常务委员,李春山为工会主席。
  嫩江管局的工会工作发展的很快,到1985年年初统计,全局有16个场级工会 (1981年双河、老莱两场移交劳改部门), 351个队级工会,2,162个工会小组,会员人数达到41,288人,占全局职工人数的94.3%,涌现出5,372名工会积极分子。
  二、职工代表大会制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一项基本制度,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嫩江垦区推行这一制度的历史比较早,查哈阳农场组建工会的第二年,1951年5月就召开了职工大会,会上发起了以学习“二王 (王士林、王世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劳动竞赛,在这一活动的推动下,查哈阳农场这一年节省油料942,813市斤,折价287万余元,1953年1月召开了第二届职工大会,讨论通过了查哈阳机械农场1953—1957年发展规划。选举拖拉机大队女驾驶员萨仁出席黑龙江省工会代表大会,并参加了全国第七次工会代表大会,在会上做了专题发言。1957年以后,由于“左”的路线干扰,职工代表大会的制度基本停止活动。1979年以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得到恢复,职工直接参与企业内,的有关生产经营、生活福利等重大问题的管理,同时试行企业领导人员由职工代表大会监督、评议、选举工作。嫩江垦区按照上级工会有关指示精神,于 1980年10月在富裕牧场第七生产队和修配厂进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试点。由管局工会牵头,有组织、劳资部门参加,组成15人工作组,进驻以上两个基层单位。经过调查摸底、发动群众、评议干部,召开代表大会进行差额选举干部、征集提案、落实整改,巩固成果等过程,试行了由工人群众民主选举“三长”(班组长、队长和场长制度)。由于某些客观条件不成熟,民主选举“三长”这一制度没有被广泛推行。但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制度受到各级党委和行政部门的支持,受到职工群众的欢迎。各场职工代表大会已形成了制度,每年都要召开,讨论和通过企业各方面的重大问题。工会委员会作为职工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已被承认下来,在保证企业沿着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