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文化设施建设

第二节 文化设施建设


一、建筑设施
  在垦区内为提供职工开展业余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职工俱乐部、文化活动室。多数的农场职工俱乐部兼做电影院、剧院,成为放映电影、接待外地剧团以及职工业余文艺演出的中心场所;文化室作为“职工之家”,常年为职工的文化活动服务。
  嫩江垦区最早的俱乐部是原查哈阳机械农场职工俱乐部,建于1952年,砖瓦结构,面积为600平方米。查哈阳农场所属丰收分场、金边分场在组建兵团后,分别为五师五十团、六十七团团部所在地,故而分别建起面积为800和600平方米的俱乐部,内设电影放映室,安装单人翻板靠背椅,其规模和装修水平大可与城镇影剧院媲美。克山农场 1958年建的720平米木板空心墙俱乐部,于1969年12月失火烧毁,1974年一座1,740平方米文化宫又拔地而起,文化宫正面主体工程由三层楼构成,1,400个座位,其建筑规模为嫩江垦区第一。1973年一座800平方米的职工俱乐部在嫩江垦区北陲农场——老莱农场竣工使用。其它各农牧场,或因场型小,或因资金少等诸因素,虽未大兴土木修建规模可观建筑设施,但也力所能及、因陋就简地建起小型礼堂兼作俱乐部。然而每遇风靡影片或外地剧团来场,则挂起露天银幕、搭成露天舞台放映演出。1968年~1978年,正是大批知识青年在场期间,各基层生产连队知识青年多到几百名,以知识青年为主体的文艺宣传队遍及连队。为解决食堂和队业余文娱场所,多数连队建起了食堂兼俱乐部,个别俱乐部舞台又兼小砖窑,既可烧砖,能取暖,一厅多用,堪称创新。据统计嫩江垦区目前已有场、分场级俱乐部 (文化宫)18座,总面积19,890平方米,图书室(文化室)142所,游艺室96所。除上述建筑设施外,克山农场于1981年开始破土动工兴建一处“文化公园”和一座文化教育中心楼,现已初具规模,园内亭阁曲桥,花红木绿,倒映碧水清波,别有天地。这些建筑设施为活跃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提供了理想条件。
  二、管理机构
  1966年以前各场文化工作一直归工会管理,后因“文革”运动冲击,致使工会组织解体,这段时期,文化工作转由各级宣传部门领导,设有一名文化干事具体负责。1976年管局组建后,设有第六编 文教卫生处主管文化工作,1979年嫩江垦区的工会组织又重新恢复,这项工作复归工会。管理局工会下设组宣部,分管全局文化工作,场级以下工会组织也设有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文化工作。
  三、电影放映管理
  为满足职工文化生活需要,嫩江垦区内早期组建的农场,在五十年代就成立了电影放映队。
  查哈阳农场电影放映队成立于1953年,当时这个队只有一台三十年代日本产“光音牌”放映机、扩音机、扬声器、变压器等都是自修配备的简易产品,银幕是由几块白布临时拼凑而成,放映设备十分简陋。这支电影队虽然条件差,但未能影响正常放映,它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到各作业区巡回放映,曾以突出成绩受到黑龙江省农林水利工会表彰,荣获优秀电影队称号。克山农场1955年创建场不久,就买了一台小型放映机,配1名放映员,1959年放映机增至3台,增配2名放映员,正式成立电影放映队。双河、老莱、依安等农场建场初期,由于是劳改农场,没有电影队,但到五十年代后期,由于职工家属人数增多,迫切要求文化生活,也增设了放映队和放映场所,东明、富裕,长吉岗等一些农牧场,建场初期属于县办农场,没有电影设施,多由附近县、公社电影队包片定期到场放映电影。部分偏远生产队职工很难看到电影。
  1973年后,嫩江垦区的电影放映管理,分别由兵团五师和嫩江地区放映公司直接领导,各场普遍建立了电影放映队。除在场部地区放映电影外,还要风雨无阻地定期到各生产队巡回放映,所到之处,无不箪食壶浆,受到热情欢迎款待。到1978年末,全局有放映机组59个,其中35毫米机组26个,16毫米机组33个,个别的还有8.75毫米的放映机组,160余名放映员,放映点达145个,充分地。保证了全局职工看电影的需要。克山农场文化宫、查哈阳农场丰收分场俱乐部,这时已使用35毫米座机上映宽银幕和大银幕影片。
  近两年来,电影工作由于受到实行经济承包和电视节目的迅速发展所冲击,加之新片供应不及时,上座率急聚下降,场次减少,造成经营亏损局面,迫使各场电影放映队缩减机组人员。据统计,1984年全局放映机组减少到36个13.5毫米机组14个16毫米机组22个,放映员减少到122人,放映点减至104个。1985年全局只剩下6个机组,放映人员多数分离自谋,原来的放映点,已被文化室的电视厅所取代。
  嫩江管局电影管理机构,同垦区的其他电影管理站一样,由于上届部门的硬性规定,长时期处于“两层皮”状态;管局电影公司原叫电影管理站,1978年10月筹建,1997年1月1日开始工作。配编7人,其职能作用:负责全局电影影片供应,人员培训和技术业务管理工作,由管局宣传部领导,为事业机构,企业管理。但是各农场的电影队从人到钱、物,均归属农场工会领导。由于多层次管理,费用增多,每年的电影经营亏损过大,统由工会承担。工会不肯过多贴补,造成片租费不能按时交纳,局电影公司时而对农场实行停供和罚款,由此而产生的公司与放映队之间的矛盾无人调解(上属部门不统一),直到1984年4月,从总局到管局才把电影公司管理权交由工会领导,1985年电影公司撤销,全部业务交由工会,实行经费统一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