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联三支队夜袭许家围子警察所
第四十六章 回忆录
一、抗联三支队夜袭许家围子警察所
1940年春,日本侵略者为实现长期占领中国之野心,在我东北地区大小兴安岭一带进行猖狂扫荡活动,企图消灭我东北抗日联军。为了补充兵力,他们采用“以华治华”的手段,集结了龙江、北安、黑河、兴安东省4个省的伪军和山林警察组成的混合讨伐队,向我抗联根据地进行蚕食进攻,妄想在2个月内将活动在小兴安岭根据地的我东北抗日联军全部吃掉。针对日本侵略者的这一举动,我东北抗联三支队在王明贵队长的指挥下,趁日伪兵力大部集中于山里、后方防御空虚之机,出其不意地给日本侵略者以有力回击。八月初的一天,我抗联三支队在乌裕尔河与日伪讨伐队打了一场遭遇战后,立即甩掉敌人,将队伍开往山外的讷河、甘南一带活动。
日本侵略者为封锁我抗联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执行所谓的“集团部落”政策,把分散的小屯强行并为大屯,筑起围墙,成立了自卫团和棒子队。人们称之此集团部落为“围子”,许家围子便因此而得名。许家围子(现为查哈阳农场金边分场十队)是当时甘南县太平山村的一个小村落,它座落在小兴安岭脚下,北靠山区、南临平原,附近十里无村、渺无人烟,是进入小兴安岭山区的通道。日本侵略者为了切断群众与抗联的联系,防止抗联进入平原活动,在许家围子派驻了“警察分驻所”,配有5名警察。这几个警察在许家围子一带骄横拔扈,欺压百姓,破坏着我抗联的抗日救亡活动。为此,抗联三支队决定拔下这颗“钉子”。
8月6日,许家围子来了一个背着破旧“钱搭子”的陌生人,他自称是从屯外许家围子地主窝堡过来卖苦力的。此人便是抗联的侦察员。他漫步在屯里的巷道上,察看各个角落,并亲热地和乡亲们唠家常,将警察分驻所的地形、设防等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和了解,第二天便返回部队
8月8日黄昏,落日的余辉尚未散尽,抗联三支队30余名战士在王钧参谋长的带领下,带着四挺机枪,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许家围子小西屯——张国志窝堡(金边十队北5号地,此屯现已不存在)隐蔽起来。王。钧参谋长再次派侦察员进行侦察,得知分驻所的5名警察全部留宿在警察所中,这正是拔掉这颗“钉子”的好时机。于是,王钧参谋长向战士们下达了做好战斗准备的命令。战士们摩拳擦掌,焦急地等待着夜幕的降临。
夜深了,万籁俱寂,抗联三支队战士们在夜幕掩饰下,踏着湿漉漉的荒野,疾速向许家围子靠拢,很快便来到许家围子外围。他们迅速地封锁了各个路口,掐了电话线,切断了许家围子与外界的联系,以防太平山,警察所及附近十几个日本武装开拓团闻讯增援。几个战士在侦察员的引导下,悄悄地摸到了警察分驻所的大墙下,敏捷地搭梯翻墙跳入院内,直逼窗下。只听一声清脆的枪声,紧接着分驻所的门窗全部被砸碎。几支乌黑的枪口伸进屋内,“不许动!” “缴枪不杀!”战土们的喊杀声,惊醒了睡梦中的警察分驻所所长毛风林和4个警察,他们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被俘了。战士们搜查了警察所,然后放火焚烧了敌伪文件及警察所房舍。
在熊熊的火光中,抗联战士押着5名伪警察来到地主许摔子家门前广场,召开了群众大会。王钧参谋长向群众宣传了我东北抗日联军的抗日主张和抗日救国的道理,号召群众“不投敌、不卖国、反日到底。”同时根据我东北抗日联军的俘虏政策,对这5名警察进行了政策教育,只要他们不死心塌地为日本人卖命,不再欺压百姓,不出卖民族,抗联的政策是缴枪不杀。为了争取教育大多数,打击少数顽固派,经教育后当场释放。群众见抗联三支队烧了警察分驻所,惩罚了伪警察,人人拍手称快,个个喜气洋洋。他们亲热地簇拥着抗联战士到屋里休息,战士们稍许休息后,便告别了热情的乡亲们整队出发了。黎明时分,抗联三支队便安全地撤离了许家围子。
抗联三支队走后的第二天,平阳镇警察署得知消息,署长渡边正(日本人)带着30多人的警察队赶到许家围子外围,他们如临大敌,散开队伍向许家围子包抄过来,搜查了许家围子附近的几个屯子,闹得乌烟瘴气,鸡飞狗跳墙,到头来一个红军也没找到。渡边正气急败坏地将群众集合起来训话,他手挥战刀威逼群众说:“红军的来了,报告的没有,统统的脑袋拿来!”人群中雅雀无声,回答他的只有人们一双双愤怒的眼睛。警察队在只有七户人家的阮家屯(现查哈阳农场太平湖分场内,此屯现已不存在)吃了午饭,又在野甸子上兜了一圈,便一无所获地回了警察署。
其实,抗联队伍并未走远,他们已在乡亲们的掩护下,隐蔽于附近的青纱帐里。当夜幕刚刚降临的时候,我抗联三支队的战士们又来到了阮家屯。这个小电,除老阮家一户地主外,都是佃户,政治条件很好,战士们分散到各户住下,王钧参谋长和9名战士就住在贫农杜广田家。晚饭后,王钧参谋长在杜广田家召开了群众会,宣传抗日斗争形势和抗日救国的道理,王钧参谋长诚恳地说:“敌人实行村屯牌、十家联座制度,象一条麻绳把你们都拴在一块来对付红军,我们这次来,你们报告不报告?如要报告,我们走后你们就去报告,我们不怕,敌人肯定是找不着我们的;如不报告,大家就谁也不能说,以免乡亲们受苦。”地主老阮头有个儿子是个伪满退伍国兵,王钧参谋长向他交待说:“我们都是中国人,不能出卖民族,如果我们走后,你们屯的群众受害,我们就找你,要你的脑袋!”众乡亲们一致表示,决不向日伪军透露半个字。会后,战士们趁天未亮,使出发向山里转移了。
抗联三支队夜袭许家围子警察分驻所,给日伪很大的打击,把敌人吓得心惊肉跳,神魂颠倒。他们急忙在太平山村增设了一支约70余人的“警察守备队”,并在甘南县警务科增设了一个兵士室,一个督察室,还设置了特务情报站;大烟筒一带的十几个日本武装“开拓团”也加紧了防范。
然而,抗联三支队的行动在人民心中已点燃了抗日的火种,使在帝国主义统治压迫下的人民看到了抗日胜利的曙光,人民心向着抗联。抗联三支队走后,阮家屯没有一个人向日伪军报告。1940年至1945年东北光复,5年多的时间里,在日伪宪兵、警察特务多如牛毛的情况下,却无一人走漏消息。直到“八·一五”东北光复后,人们才道出了当年抗联流传的真情。
(甘南县志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