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政策研究

第三节 政策研究


一、政研机构
  1983年5月7日,农场党委研究决定成立政策研究室,场长李德山任主任,顾问穆春华、视察员袁海峰任副主任,工作人员有孙其道、刘国靖、吕明臣、刘学军、李凯东。
  1984年3月,政策研究室列为机关职能科室,董云甫任主任。
  1992年3月以后,徐广元、程远忠、李玉书、黄克京、张鲆、阎玉龙、韩世民先后任主任或副主任。
  二、政策研究
  政研室是农场的参谋部门,重点是对农场经济发展思路、战略措施进行综合协调,根据场情及市场变化,扬长补短。
  政研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撰写各类经济论文、调研报告,认真做好《中国农垦经济》、《农场经济管理》的订阅工作。
  三、体制改革
  1985年创办家庭农场3149个,1997年推行家庭农场“两自、四到户”,即:生产、生活费自理,土地承包到户、核算到户、盈亏到户、风险到户。在进一步完善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同时,提出了转换工、商、运、建、服企业经营机制,其中:商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转为国有民营、民有民营或个体、私营,场办工业企业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使转制一步到位。1987年12月,农场的领导体制由党委领导下的场长分工负责制,转变为实行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工作场长负责制,场长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起中心作用,对企业负有全面责任。
  政策研究室按照农场党委要求,实事求是地谋划、出台各时期的经济发展思路、改革方案。
  1984年5月~1991年12月:
  1、1984年12月,制定《克山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综合方案》,提出了积极兴办职工家庭农场、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商业经营体制、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建筑管理体制、改革职工福利设施及待遇、改革机构、简政放权等八方面改革意见,农场迈出了改革的一大步。
  2、1985年1月,经克山农场第三届二次职代会主席团扩大会议讨论通过了《克山农场经济体制改革方案》、此方案在《克山农场经济体制改革综合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修改而成,奠定了农场全面改革的基础。
  3、1986年1月,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案》,在机构改革上提出了撤销“指导站和分公司建置”的意见,在农业改革上提出了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在工商运建服改革上提出了放开经营、搞活经济、挖掘内部潜力、试行厂长负责制、划小核算单位、完善车间或班组承包责任制、实行独立经营、定额上缴超利分成的意见。
  4、1987年12月,根据上级要求,研究制定了《克山农场领导体制改革方案》,由党委领导下的场长分工负责制,转变为实行生产经营和行政管理工作场长负责制,场长在企业中处于中心地位,起中心作用,对企业负有全面责任。同年,在农业改革上提出了全面实行土地租赁、农机转卖和“两田”、“三金”、“四到户”的意见。
  5、1988年2月,研究起草了《关于工商运建企业深化改革,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安排意见》,以克农[1988]29号文件在全场下发。
  6、1991年研究了商业体制改革,商业系统实行政企分开的管理体制,中心商场与三级站分开,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1992年1月~1994年2月:
  1、1992年研究了科技兴农、科技兴工、科技兴牧方案,经济体制改革要点。
  2、1993年研究农场机构、工商运建服企业、农业生产队改革方案。
  3、1994年深入研究了工商运建服的改革,提出了:
  (1)工业实行一厂一型,一企多制。
  (2)商业实行留一块,放一块,活一块,卖一块。
  (3)物资实行统分结合的管理形式。
  (4)运输业成立货运管理中心,货源管理和个体运输协会对全场所有运输车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货源,统一价格,统一供油,统一结算。
  (5)建筑业实行闯出场外去,以外向型施工为主,场内施工为辅。
  1994年2月~1995年3月:
  引进农村家庭经营机制,以“两全、两自、两放、三田”为主要内容深化农业改革。
  1995年3月~1996年1月:
  1995年,政研室协助组织部研究了农场机构改革设置及编制,组建了黑龙江省鼎盛实业集团总公司,下设农业生产服务中心、工业总公司、牧业总公司、粮贸总公司。
  1996年1月~1997年12月:
  1、1996年农业改革,完善土地承租,初步实行农机具转让,实现“两自、四到户”,分场和生产队管理人员实行风险抵押金制度和年薪制。
  2、1996年进一步加大了工业改革的力度,场办企业全面实行租赁和股份合作制等经营方式,促进了企业经营健康、稳步、持续发展。
  3、1996年3月,经政研室研究起草了《克山农场生产队管理人员年薪制实施方案及考核细则》,打破了干多干少、干好干孬都拿一样工资的局面。
  4、1997年根据场办工业的不同特点,本着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确保国有的资产保值增值,坚持所有权与经营权彻底分离的原则,政研室提出对建材公司、二砖厂、饲料公司实行租赁经营,对雪峰食品总厂、粮油加工厂、机电设备厂实行委托经营的改革方案,形成了一厂多制、一企多型的格局。
  5、1997年,政研室修改起草了1997年农业改革方案,全面实行土地租赁、农机转卖,实现“两田、三金、四到户”,使职工真正成为投入的主体、经营的主体、风险的主体,利益的主体。
  1997年12月一1998年12月:
  1、减少生产队核算单位,一分场八队合并到六队、二分场十二队合并到十四队、五分场二十七队合并到二十六队。
  2、撤销三个分场建制,将10个党委、总支调整为5个党委1个总支。
  3、研究起草了工商运建服改革方案
  (1)油脂厂、雪峰、机电、粮油四厂全面进行股份制改造,拉哈砖厂转卖,实行民有民营;
  (2)商业一次性卖给个人;
  (3)运输业继续实行自负盈亏的办法;
  (4)建筑业组成集团总公司,实行股份合作制;
  (5)物资公司实行承包经营;
  (6)种子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
  (7)林业公司、水利公司、畜牧公司实行政企分开,削减补贴,自谋生路
  (8)电业、通信实行自负盈亏。
  1998年12月~2000年12月:
  1、研究起草了《克山农场1999年农业改革方案》,主要实行一固定、两田、两自理、三金、四到户、一流转。
  2、起草了建筑业转制方案,建筑公司和一砖厂转卖出售实行民有民营。3、研究起草了《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方案》,雪峰食品总厂、粮油加工厂、机电设备厂实行固定资产评估的净值转让出售给本场职工,实行民有民营。油脂厂申请破产,招待所、培训中心实行租赁经营。
  4、研究起草了职工下岗分流方案、农业改革方案、队长承包生产队方案,参与研究教育改革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