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工作
第一节 组织工作
一、组织建设
(一)会员代表大会
1955年3月,组建中国农业水利工会国营克山农场委员会。1955年7月9日,在场部所在地(现三十一队)召开国营克山农场第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由11人组成的第一届工会委员会,刘永贵当选为工会主席。
1957年5月7~8日,召开第二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代表103人,列席代表47人,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58人。选举产生了第二届工会委员会,刘永贵继续当选为工会主席。5个分场和12个生产队都配备了兼职工会主席。
1959年7月20~21日,召开第三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工会委员会,梁于顺当选为工会主席。
1962年3月,在职工俱乐部召开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代表213人,选举产生由9人组成的第四届工会委员会,浦加林当选为工会主席。1965年4月,召开第五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历时2天,会议代表694人,选举产生由7人组成的第五届工会委员会,李春山当选为工会主席。1966年5月,因“文化大革命”,工会组织停止活动。
1979年1月,按照省总工会和农场总局党委下发的《关于在国营农场系统恢复和组建工会组织的通知》精神,农场成立以高振民为组长,刘学圣、王守谦、刘永贵为副组长,王福玉、刘玉新为成员的农场工会筹建领导小组;分场、生产队、场直各单位均成立筹建领导小组。农场设立以刘永贵为组长,魏贵、董云甫为副组长的工会筹建办公室,负责恢复和成立各级工会组织工作。
1979年2月20目,场党委转发《关于恢复和组建工会的安排》,要求进行调查摸底、做好动员教育,选配好干部、老会员登记、发展新会员,建立工会小组、召开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各级委员会、建立各级工会组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1979年3月18~19日,在文化宫召开第八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刘永贵受农场工会筹建领导小组委托向大会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刘永贵、董云甫、关雅先、刘天楠、李芳、魏贵、范寿海、冀华清、马方印、周玉岩、刘红军、沈惠安、陈丽萍、曹万鏖、赵桂林、范作民、石少武、郭兆延、窦朝富、郎世国、许新民、黄孝民、马士华、董秀琴、段恩华、王福玉、石以振、张洪生、刘兆福、田兴才、傅玉贵、国桂珍等32名委员组成的第八届工会委员会,刘永贵当选为主席。
1982年5月20日,在文化宫召开第九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大会代表296人。刘永贵做题为《充分发挥群众的纽带作用,努力做好工会工作》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由刘永贵、郭兆延、于洪仁、张国忠、崔来忠、郎世国、赵友、杨竹、田世仁、刘福根、刘景田、高友、赵景发、马士华、周玉岩、董云甫、吴志成、张鸿玲、李芳、高佩辉、王培奋等21名委员组成的第九届工会委员会,刘永贵当选为主席。
1985年3月20日至21日,在文化宫召开工会第十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代表140人,其中女代表1人。郭兆延做题为《整顿基层工会组织,把工会办成“职工之家”》的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由刁久春、孙庆友、田序华、刘月、刘天楠、刘春爱、刘瑞清、关雅先、李卫国、何应杰、张崇学、杜广池、沈惠安、陈亚茹、赵景发、周玉岩、郭兆延、韩香春、顾殿臣19名委员组成的第十届工会委员会。
3月22日,举行第十届一次全委会议,选举郭兆廷为工会主席,刘春爱为工会副主席。
1985年11月,因沈惠安、孙庆友工作调动,在第十届二次全委会议上补选刘波、徐广元为第十届工会委员会委员。
1987年1月14~15日,在文化宫召开第十一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郭兆延做工作报告。选举产生由王哲章、王亚涛、丛万福、冯喜和、孙树帮、刘春爱、关维臣、李卫国、杜清林、郎士国、陈亚茹、杨学忠、周玉岩、宫景春、段恩华、姜成国、高友、郭兆延、董云甫、程远忠、訾显才等21名委员组成的第十一届工会委员会。
1月16日,举行第十一届一次全委会议,选举郭兆延为主席,刘春爱为副主席。
因刘春爱到省总工会干部学校离职学习,1987年7月29目,在第十一届三次全委会上,补选王惠彬为第十一届工会委员会委员、副主席。
1998年4月20日至21日,在培训中心大会议室召开工会第十二次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会议代表139人。张玉山代表工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做题为《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团结和带领广大职工群众为实现我场改革发展目标建功立业》的工作报告,李卫国做题为《加强工会财务管理、为发展我场工运事业服务》的财务报告,刘天楠代表第十一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做经费审查工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由于淑英、马宝良、王英、王利民,王建梅、王宪斌、丛丽、孙志国、孙建军、刘天楠、刘玉敏、李卫国、李国平、吴德斌、杨学忠、孟祥芬,张玉山、张志林、赵文刚、赵明远、郭强、徐文吉、路庆样组成的工会第十二届委员会。
4月22日,举行第十二届一次全委会议,选举张玉山为主席,刘天楠、李卫国、丛丽、杨学忠为副主席。
因刘天楠、孟祥芬退居二线,马宝良、李国平、张志林、赵明远、路庆祥工作调动,在1999年3月11日举行的工会第十二届三次全委会议上增补朱洪斌、程北川、迟王根、姜怀国、赵国成为第十二届工会委员会委员。
(二)场工会及基层工会
1985年,场工会配备5~9名专职工会干部,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1人、干事3或5人,会计、出纳员各1人。郭兆延、吴国琦、陆喜春先后任主席,刘春爱、王惠彬、王树春、刘天楠先后任副主席。
1995年1月增设2名副主席,1998年4月增设4名副主席。陆喜春、张玉山、胡占泉先后任主席,刘天楠、李卫国、杨学忠、丛丽先后任副主席。
工会干事分别负责组织宣传、生产生活、劳保、文体、女工等项工作。
1990年7月,根据省农垦工会的要求,场工会设立组织宣传民主管理部、生产生活部、女工部、办公室。李为国任组宣部部长,杨学忠任生产生活部部长,关清先、丛丽先后任女工部部长。
场工会直属文化宫、电影队(1995年隶属党委宣传部)、敬老院(1993年9月隶属民政局)、五大连池疗养所(1997年4月撤销)。
场工会委员会负责人
主 席:郭兆延 1984.8~1990.9
吴国琦 1990.10~1992.4
陆喜春 19924~1996.10
张玉山 1996.10~1999.12
胡占泉 1999.12~
副主席:刘春爱 1984.8~1985.8
王惠彬 1987.7~1988.7
王树春 1989.2~1992.3
刘天楠 1992.10~1998.12
李卫国 1995.1~
杨学忠 19984~
丛 丽(女)1998.4~
1985年,全场有基层工会80个,其中农林畜牧系统33个、工商粮系统、26个、机关教育卫生系统21个;工会小组735个,会员10491人,专职工会干部19人,兼职工会干部162人。2000年,全场有基层工会47个,会员11087人,专职工会干部8人,兼职工会干部98人,工会活动积极分子2502人。
1985年以前,基层单位设兼职工会主席。1986年1月,农场开始在各生产队配备专职工会主席,场直所属企业雪峰食品总厂、粮油加工厂、机电设备厂、畜牧场、科研站、电业局、林业公司、种子公司等会员人数较多的单位也相继配备专职工会主席。1995年,根据农场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营机制的转变,生产队工会主席还兼任畜牧副队长或生产副队长。1997~1998年,马宝良、路庆祥、李国平分别任一、二、五分场专职工会主席。
场工会每年对基层工会主席进行考核评议,并将任用意见报场党委组织部。1996年后,对基层工会主席的考核评议等项工作与场党委组织部门考核基层领导班子及成员同时进行。
为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场工会制定了工会工作制度,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开展了以“群众生产好、业余教育好、民主管理好、群众生活好、宣传鼓动好、组织工作好、文体活动好、妇女工作好、财经管理好、工作作风好”为内容的创建活动。
工会小组是工会组织中最基层的单位,是搞好工会工作的基本点。农业生产队的工会小组以家庭农场、作业班组来划分,场直单位、机关以生产班组、科室来划分。场工会下发了《工会小组工作试行条例》,详细规定了工会小组的组织、工会小组长的职责、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
二、建家活动
中华全国总工会提出,工会工作要从整顿基层组织、建设职工之家入手。农场工会一直坚持“整顿基层组织、建设职工之家”工作,198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1985年,农场工会委员会对全场工会组织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整顿,同时在全场掀起了把工会建成“职工之家”、工会干部要成为“职工之友”的竞赛活动。场工会成立“整顿建家”领导小组,场党委书记任组长,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制定了《克山农场工会系统整顿建家实施细则》。活动分学习动员、整顿组织、检查验收三个阶段进行。
整顿建家验收标准是:第一,建设一支符合“四化”要求密切联系群众的领导班子和一支热心为群众服务的工会积极分子队伍。第二,教育和动员职工站在改革的前列,努力促进技术进步,开展劳动竞赛,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完成国家交给的各项任务。第三,组织和动员职工学习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在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第四,推进企事业的民主管理,承担起职工代表大会工作机构的任务,在办好社会主义企业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第五,保障职工福利,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职工说话办事,为职工排忧解难。第六,健全工会组织,加强工会的小组建设,不断完善工会民主生活和民主制度,做民主的模范。
1985年,农场工会召开“整顿建家”经验交流会,十八队、二十三队、二十九队、三十一队、敬老院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场工会被省农垦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1986年,省农垦工会在牡丹江局召开建家经验大会,场工会主席郭兆延做了经验介绍。
1991年,在嫩江垦区工会二届八次全委会上,场工会被授予“先进职工之家”称号、雪峰食品厂第二工会小组被评为模范工会小组。
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形势要求,建家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完善,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工作。全国总工会在1993、1997年复查验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农场均为复查验收合格单位,继续保持荣誉称号。
三、评优活动
为达到以点带面、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热潮,在全场范围内开展先进工会、先进工会小组、工会积极分子的竞赛活动。
农场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1993年、1997年复验合格,继续保持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李宝民、李洪及分别在1988年、199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
全国妇联在2000年授予科研站女子科研组“巾帼文明示范岗”。
中国农林工会在2000年授予农场女职工委员会“全国先进女职工集体”。
省总工会在1987年授予克山农场工会先进职工之家,二十九队第五小组先进工会小组,刘华芳优秀职工代表,郭兆延、刘永贵、王乃平、李宝民、韩荣奎、张玉臣、聂成祯、王绍义、刘瑞清、李国平、徐彦春、霍景贵模范职工之友称号;1990年授予农场女职工委员会女职工工作先进集体,王绍义优秀职工代表称号;1993年授予陆喜春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1995年授予李卫国优秀工会干部,周世宏、王志峰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2000年授予先进女职工工作者称号。
省妇联分别在1988年、1995年授予贾洪荣、刘洪英三八红旗手称号。
农垦工会在1985年授予克山农场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称号;1986年、1991年、2000年分别授予农场女职工委员会优秀女职工委员会、先进女工委、先进女职工组织称号;1991年授予机电设备厂、三队、十三队、十四队、二十六队工会先进科队工会,五队机务排工会小组等6个工会小组模范工会小组,吴国琦、王树春、王祖念、关清先、李卫国、万志全、孙志国、赵玉才、王绍义、庞德庆、周世宏、赵凤太优秀工会工作者,刘红军、刘福绵、黄广来、马宝良、王乃平、刘华芳、李永学、杨海平、侯维信、戴丽华、李国平、周仲坤、张宗科、朱秀清、刘贵山、陈丽华、高永华、魏洪祥、杨树元、李秀丽、季景兰、高友、胡占泉、杨柏昌、刘国工会积极分子称号;1992年授予刁建国优秀职工代表,任海优秀场长,吴国琦、王树春、王祖念、李卫国、万志全、孙志国、赵玉才、王绍义、庞德庆、周世宏、赵凤太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1994年授予丛丽优秀女职工工作者称号;1998年授予李林民主管理优秀职工代表,田斌积极支持工会工作的优秀场长,丛丽优秀工会干部,李伟萍、杨柏昌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1999年授予安立志重视、支持工会工作优秀党委书记,李卫国优秀工会干部,傅晓光、胡占林工会积极分子称号。
赵景发、刘洪英、杨振祥、郭永江分别在1992、1993、1998、1999年被总局授予北大荒好职工标兵称号。
徐国财与苗士香、孙毅与郑秀英、孟宪军与于春艳、张志财与张福珍、段志荣与赵长霞5个家庭被授予总局五好文明家庭称号;刘玉与谢桂清、朱宝华与赵萍、段志荣与赵长霞3个家庭被评为总局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方宪波与范喜兰、段志荣与赵长霞2个家庭被评为总局教子有方———希望之家。
农垦工会授予农场女职工委员会“三八”红旗集体,授予陈亚茹(1986、1988、1990年)、徐丽霞(1990年)、刘洪英(1994年)、丛丽(1998年)、张智娟(2000年)“三八”红旗手称号。
在职工读书自学活动中,杨振祥获全国自学成才奖并被评为全国职工自学活动积极分子、省第六届职工自学成才者;机电设备厂、科研站被评为总局职工读书自学活动先进集体,陈晓先被评为总局自学成才标兵,刘洪英被评为总局自学成才积极分子,黄留印、张志被评为总局职工读书自学活动优秀组织者。
全场还涌现出一大批农垦齐齐哈尔分局、农场先进工会组织、优秀工会工作者、优秀工会积极分子,优秀职工代表,模范职工之友,先进文化工作者、先进体育工作者,“三八”红旗集体、“三八”红旗手,五好家庭,行业状元,巾帼英雄,自学成才先进集体和个人以及重视、支持工会工作的优秀领导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