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治安防范一、政保工作
从1985至2000年,公安分局政保日常工作主要是“三情”信息搜集、征兵政审、外宾警卫、外事管理等。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政治和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维护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工作愈显重要,政保工作的任务也更加繁重和严峻。公安分局加强了政保工作,增强维护政治安定的能力。为防止各种治安突发事件和集体上访事件的发生,制定预案。根据场情特点,发挥政保情报网作用,加强“三情”信息搜集工作,重点是群众的思想动态、经济状况,特别是春季有关承包耕种土地职工群众情绪的反映,及时向上级机关和农场党委汇报,为各级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在政治敏感期间,认真落实上级的布置,对少数群众参与“法轮功”活动进行调查摸底,掌握活动情况,及时向上级反馈信息。对非法宗教活动进行监控。
1999年7月,公安分局按照上级部署,在场党委的领导下,依法对“法轮功”非法组织进行查处。对“法轮功”习练人员进行说服教育,对全场118名“法轮功”习练者落实基层干部帮教小组。依法收缴“法轮功”非法印刷品,收缴“法轮功”书籍112本、录像带10盘、录音带116盘、横幅练习旗2面、画像及其他宣传材料300张,取缔“法轮功”练功点2处。在车站等场所对内对外流动人员实行监控清查,防止外出上访。
2000年,按省委的部署,在全场开展打击邪教、制止非法宗教活动专项斗争,对全场宗教活动进行一次认真细致地摸底检查,对原“法轮功”习练人员进行有效监控,及时发现制止追堵骨干分子进京。6月中旬,又开展了排查失踪和去向不明的“法轮功”习练人员,落实“法轮功”习练人员“包、保、教”和阻截其进省进京工作。
积极处置群众集体上访事件。90年代末,农场经济处于低谷,场直工业单位停产、改制,工人下岗,一时难以圆满解决,相应解决措施没有跟上,造成集体到机关办公室找领导,集体越级上访等。公安干警在十多个月没有发工资,有的民警妻子下岗、生活相当困难的情况下,忠于职守,舍小家顾大家,全力维护农场的稳定大局,听从农场党委指挥,严格掌握工作的方式方法,哪里有情况,就赶到哪里,做劝解、疏导和化解工作,维护了场机关工作秩序和保证各种会议的召开,为维护稳定做了大量工作。
为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对职工的国家安全教育,根据嫩垦发[1991713号文件精神,成立国家安全小组,党委书记任海任组长,副场长刘文友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孙庆友、宣传部部长陆喜春、组织部副部长张玉山、公安分局局长张世明、粮食科科长王继光为成员,孙庆友兼任国家安全小组联络员。对干部和职工进行提高警惕、加强敌情观念、保卫国家机密、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抓好职工群众反间防谍宣传教育工作、发动群众人人关心国家安全工作,建设反间防谍人民防线。
二、基础业务
为了预防打击犯罪,加强预防工作,开展各项基础业务工作。在普遍建立重点人口管理措施基础上,1988年在各派出所设置包片民警,熟悉掌握辖区人口情况,为侦察破案提供嫌疑人线索。随着行业场所的增多,进一步加强对行业场所的管理,普遍建立治安管理档案,进行登记造册,建立各种规章制度。
加强安全防范工作,落实防范措施,各派出所经常进行安全防范检查和指导,公安分局根据治安形势进行定期检查。
80年代推广“三铁一固定”措施,即:铁皮门、窗户铁护栏、保险柜铁护罩并固定在地上,重要库房落实铁皮门、暗锁、窗户铁护栏措施。农机具二次转卖个人后,时有被盗现象发生,在全场农业生产队实行农机具集中停放设专人看护;奶牛等大牲畜实行进院、进棚,牛棚上锁也发生过被盗,后来推广奶牛防盗链,但不被养牛户接受,效果不明显。场直个体机动车开始大部分停放在门前道上,发生轮胎被盗等案件,公安分局组织检查,督促车主将车开进院子或找车库停放,经过教育和事实教训,车主们提高了防范意识,由不愿接受到接受,普遍采取防范措施,有条件的盖车库或租库,没有条件的停到单位院里,减少被盗案件发生。场直重点单位、农业生产队麦场,农具场配足配齐警卫,落实人防措施。
70年代,生产队推广“我为大家守一夜、大家为我守一年”的做法,组织建立义务联防巡逻队,场直由巡警队和企业单位组成警民联防巡逻队,开展夜间看护工作。在80年代,场直在主干道安装路灯。90年代,居民楼道安装声控灯,增强夜间行人安全感。
为进一步加强各基层单位群众自治组织建设,80年代,全场各单位均设立治安员,还在4个中心农业生产队和场直大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保卫股、有保卫干部31人,加强了这些单位的治安保卫力量。90年代,全场共建立治保会70个,人员350人。但在二十世纪末,场直企事业单位关、停、转、破产,治保组织随之撤销。由于经济处于低谷,其他单位和生产队经费紧张,治安员待遇下降,人员安排也随单位领导班子变动而变更,总体上治保工作呈下降趋势,发挥作用不如从前。
加强治安管理,开展专项治理,公安分局根据农场各个时期的治安形势及时开展各项治理工作。对文化娱乐场所进行扫黄治理,打击集贸市场绺窃行为,整顿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对行业场所进行安全和防火检查、治理,每年春、秋在全场开展预防火灾工作;加强公共秩序管理,调处各种纠纷,查处治安案件,查结率100%。
1992年场直派出所被省公安厅评为“在基础工作达标创优活动中达标单位”,授予“城镇公安派出所基层工作先进单位”称号;1995年红峰派出所(现第二警务区)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标兵单位称号,1996年又被授予农村公安派出所基础工作标兵单位称号;2000年公安分局户籍室被省公安厅授予“文明户籍室”称号。
三、打击刑事犯罪
1983年8月开始的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斗争促进了社会治安的稳定,以后随着治安形势发展变化,公安分局按上级部署,进行一系列的严打斗争,为维护农场社会治安,做了大量工作。1987和1988年,打掉了影响极大的以肖景涛为首的流氓犯罪团伙,杨世杰横行乡里、欺霸一方、强奸妇女案,一时间,大快人心,人们拍手称快。
90年代,刑事案件发案呈上升趋势,杀人、伤害致死、重特大盗窃案相继发生,而且呈系列化、团伙化、流窜犯跨地域作案,增加了破案难度。公安分局在上级部署的“打团伙、破大案、抓逃犯”等专项严打整治斗争中,开展破案攻坚会战。1996年3月,破获了建场以来最大的盗车案,长途跋涉两千余千米,将价值近6万元的2020SG吉普车追回,返还给受害人。1997年12月,侦破依安县向前乡杨文龙为首的3人盗窃拖车团伙,一举破获了农场“961225”场直拖车被盗案,十八队拖车被盗案。侦破“97318”二队拖车盗窃案的同时,还带出九三局直两起拖车被盗案。
1998年2月14日,侦破农场物资公司徐某某将妻子和女儿杀死的特人杀人案。
1998年5月末,侦破克山县西城镇陈红伟为首的盗窃摩托车团伙,破获5起盗窃摩托车案,紧接着又破获两起中学生盗窃摩托车案,追回7辆摩托车返还失主。
1998年9月,作案长达半年之久的生猪盗窃案取得重大突破,截获了盗猪团伙的盗窃车辆,确定3名潜逃犯罪嫌疑人为吉林省德惠市的贺亚龙、贺中超、王全依。由于3人流窜作案,居无定所,两次前去抓捕和1999年在网上抓逃均未果,但杜绝了农场生猪被盗事件的发生。2000年2月,获得线索,第三次赶往德惠市,将贺亚龙、王全依抓获,一举破获积案6起、隐案12起,盗窃生猪70余头的犯罪团伙被摧毁。
1999年5月30日,侦破十三队国传忠特大杀人碎尸案。
同年10月末,侦破盗窃奶牛犯罪团伙,破案4起,被盗窃奶牛12头返回3头,抓获犯罪嫌疑人齐齐哈尔市刘勇刚,讷河市李占凯、宋国军3人。
同年5月,五队财务室发生一起现金被盗案,盗窃现金83200元,经过公安民警深入工作,确定犯罪嫌疑人系前任出纳员温某某,在带其去沈阳测谎途中脱逃,至今仍在逃。
在1999年全国追逃斗争中,公安分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设卡审查车辆1190台、人员4711人,清查重点部位1315处,清查流动人口207人,向外地发函查询151人、电话查询42人、网上查询148人,答复外地函查56人、电话查询21人,确保了农场辖区不存在外地网上逃犯。同时,加大力度,加强在逃人员抓捕工作,对1990年以来的全场逃犯进行重新登记,确定了数名主要抓捕对象,调查摸清在逃人员去向,北上黑河、两下河北,将3名网上逃犯抓获,共抓获8名逃犯。公安分局被垦区公安局评为追逃斗争先进单位,并荣记集体三等功。
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公安分局开展保卫农业生产工作。每年抽出大部警力保卫春耕和秋收生产,尤其秋收工作,同周边县、市、乡、镇签订护秋保收公约,共同联防。1994年、
1995年、1996年,公安分局根据当时秋收形势,每年
秋收时集中抽出警力住在周边生产队,保护秋收,保卫生产,直到秋收结束。在甜菜收购时,公安分局抽调大部警力到各收购点执勤,维护秩序,查处违法者,确保了甜菜收购工作的进行。
治安案件统计表
(1986~2000年)
表8-4 单位:人件
刑事发破案统计表
(1985~2000年)
表8-5 单位:件人
续表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