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科研
第二节 科研
第二节 科 研
农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是管理农场科技和科研工作,协调职称评定工作。1997年成立了科技协会,主席刘金贵,副主席刘文焕,秘书长李成山。水稻开发、卫生防疫、教育、电算电讯、畜牧等专业分别成立了专业研究会。1984年至2005年,各研究会共写出 300篇论文,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3篇,省级奖励15篇,总局奖励的86篇。其中教育研究会论文获奖居多。2001年至2005年间,董晓鹏、李金萍、梁丽新、贾忠兰、李伟、路彦玲、孙长梅、孙玉英、郑智慧、颜涛、白敬晔、于洪波、刘洪贵、白金岩、何丽艳等人均获得过由省教育厅、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总局科学技术协会、省教育学会、省农垦教育学会、省教育学院、省农垦教师进修学院等单位评审的一等奖论文。1993年,农场在推广“寒地水稻旱育苗、盘育机插综合丰产技术”中获得总局科技进步奖、丰收奖,副场长王巨武获得个人奖。1999年,李成山获农业部优秀科技推广奖。2004年,李成山获“全国科技推广优秀工作者”称号。
1992年,哈管局授予农场子弟校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1996年,学校荣获省教育系统“八五”期间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称号,校长于明水被授予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称号。1991年,省农垦工会授予农场学校理科组为模范教研工会小组。2002年,《岔林河农场志》(1953~1983)在垦区史志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水稻研究会每年在各生产队建立培养科技示范户10个。1998年以后,由农业中心(种子站)科研人员李成山经营10亩试验基地,并以科技户为载体,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开展高产双对比试验。如水稻品种对比试验,水稻二次移栽试验。高产户、科技户是每年奖模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