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顺口溜

第五节 顺口溜



                   第五节 顺 口 溜
  群众创造出来的民间文学——顺口溜,有较大的随意性和局限性,往往以偏概全,言词过激,属于灰色民谣,与健康向上的思想背道而驰。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针砭了社会时弊,反映了人们的真实感慨。
  诸如,“一等人送上门,二等人走后门,三等人托人找门,四等人一门不门”。是针对走后门的不正之风而言。
  “富了海边的,发了摆摊的,美了当官的,苦了上班的”。反映了90年代初群众对改革不理解的心态和对分配不公及干部不廉洁的不满情绪。
  “手术刀不如杀猪刀,造原子弹不如卖茶蛋”,反映出80年代中期知识分子对脑体倒挂现象的不平衡心态。
  90年代以后,又传出“药房变商场,医生变奸商,红包不到手,看病没有门”。指责药价高、医生勒卡等看病难问题。
  “10个大盖帽,管一个大草帽”。是指着装的多,收费的多。
  “喝酒斤八不醉,跳舞啥步都会,打牌一宿不睡,工作推推诿诿”,又“上午坐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下午围着骰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这是群众对一些干部不良作风的戏谑。
  90年代酒宴席上流行很多“新酒令”,称之为“酒文化”,并且不断被好事者演绎,其中有“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吐血”;“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指不喝度数高的白酒);“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党风喝坏胃,喝得群众翻白眼,喝得老婆背靠背,喝得机关没经费,纪委书记做解释:该喝不喝也不对。”
  大帮哄年代,司机是青年人向往的职业,流传着“一等司机开大板,车上车下划拉点;二等司机开大客,亲朋好友都有座;三等司机开小车,跟着领导混吃喝;四等司机开胶轮,蹦蹦哒哒也交人”。交通运输行业改革以后,司机等级发生了变化,“一等司机开民航,国内国外到处逛;二等司机开轮船,高档家电样样全;三等司机开小轿,跟着领导吃又跳;四等司机是个体,吃喝赔赚全自己。”
  反映应试教育时弊的,如: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打、打、打,家长的王法,抄、抄、抄,考场的绝招。学校乱收费用,学生课业太重,家长望子成龙,有钱能买文凭。
  “翻开杂志美人多,扭开电视广告多,买本新书错字多,出门办事收费多,人来人往着装多,饭店吃饭公款多,市场里边假货多,领导来了小车多。”众对这些不断解决又不断发生的一些社会现象深恶痛绝。
  服务员的经验录:男人掏钱是情人关系,女人掏钱是夫妻关系,男女争着掏钱是朋友关系。
  钱财十等人:一等人掌实权,批条划圈就来钱;二等人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三等人是明星,捞的票子数不清;四等人大盖帽,拿着高薪带外捞;五等人手术刀,割开肚子要红包;六等人干个体,宰了老张宰老李;七等人坐机关,舒舒服服铁饭碗;八等人方向盘,好光也能跟着沾;九等人当教师,地位不高工资不低;十等人老百姓,学习雷锋干革命。
  钱的忠告:劳动的钱,幸福坦然;奖励的钱,加倍实干;借来的钱,早晚得还;援助的钱,感到温暖;恩赐的钱,养成懒汉;受贿的钱,叫你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