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前言

前言

前言



  一九五七年九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决定,成立农垦勘测设计院密山分院。在这前后,由陈林、杨珍、苟成富、周玉深等同志率领的一批批干部、技术人员以及武汉水利学院、西北农学院、北安农学院、大连工学院、华东水利学院分配来的几十名大学生,聚集在密山县北大营。于是由这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立志开发北大荒的人们组成的密山分院,就这样诞生了。这就是黑龙江农垦勘测设计院的前身。
  1958年春天,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壮举,震惊中外,这是一部光辉的史诗。而首先为这部史诗开扉弄墨的,应该是这些当年的荒地勘测设计者。他们先人来到江河纵横、沼泽千里、渺无人烟的荒原腹地,顶风冒雨、涉水爬冰、探地测天、规划山河,以大量的地质、水文、土壤资料,为垦区的开发建设大军提供了科学构想和施工蓝图。
  三十年过去了,在垦区各级领导重视下,这些勘测设计者提供的各种规划和设计方案,在建设中基本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荒漫洪流、土沃不成畴”的荒凉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昔日茫茫荒野上已建成了现代化大型国营农场群。这里公路纵横、江河归顺、工农并举、林茂粮丰,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这是一座巨大的历史丰碑,碑上经经不可磨灭地铭刻着首先为国营农场群点画定基的勘测设计人员的功勋。
  三十年间,农垦勘测设计院的科技人员,在东起三江平原,西至呼盟草地,北到兴安脚下,南达嫩江流域的广阔天地里,到处闪动过他们艰难跋涉的身影,也曾深印着他们血汗浸透的足迹。除此,他们还支援过海南岛、西双版纳、甘肃、湖北、内蒙古,以及京沪郊区等兄弟垦区和省市。他们还承担过越南、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干达等国的勘测设计任务,为国家争了光。
  岁月沧桑,全院职工在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国营农场的开发建设服务的同时,也随着垦区前进的步伐,不断地提高并壮大了自己。现在全院有高级工程师六十余人,工程师、技术员等近二百人,初步形成了技术队伍的合理结构。建院以来,还向垦区内外,输送了百余名科技人员。近年来,在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的关怀和领导下,勘测设计手段正向现代化迈进,职工的劳动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科技力量不断壮大,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为全国有数的甲级勘测设计单位之一。当前,勘测设计院已成为具有相当能力的测量、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土地和水利规划、水利工程、土壤调查化验、工业民用建筑、道路桥梁、电力、软基处理、科研等综合勘测设计机构。
  三十二年来,农垦勘测设计院发展的道路不是平坦的。它既在大自然的风沙雨雪里享受过胜利者的欢快;也在“十年动乱”的暴风骤雨中承受过“左”的袭击所带来的伤痛。“文革”年代,很多知识分子蒙冤受辱,有的被迫害致死。但他们革命意志坚强,在动乱和苦难中,对党忠贞不移,对垦区的建设仍如切如磋,孜孜以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一洗强加在他们身上的诬陷和不实之词,使他们精神更加振奋。他们顾大局,爱事业,为垦区的现代化建设加倍地工作着,从而推动勘测设计院在改革的大道上不断展现新的姿容。
  农垦勘测设计院三十二年的历史,是一曲血汗交融的壮丽凯歌。为谱写她,不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很多人积劳成疾。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捐躯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人们,我们要永远尊敬经历过千辛万苦的建院元勋和一切有功人员。我们要继往开来,在改革的洪流中,不断开创新的局面,用新的时代精神,把农垦勘测设计院的历史,一代一代的谱写在光荣的北大荒开发史册上。
                                  郭松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