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组织机构和人员组成

第二节 组织机构和人员组成



  一、隶属关系
  密山分院,和以后更名的农垦部水利工程局以及农垦部荒地勘测设计院第一分院,党、团关系均由铁道兵农垦局(后改名为牡丹江农垦局)领导,院党委书记和党委成员均由局党委批准。任务下达和业务技术受农垦部荒地勘测设计院和铁道兵农垦局双重领导。行政隶属农垦部,院和局的合与分以及院名更改均经农垦部批准,正、副院(局)长也由农垦部任免。
  二、组织机构
  第一任院长由铁道兵农垦局副局长刘伯增兼任,陈林任副院长主持全面工作,院下设4室:办公室,时作雨兼主任,下设秘书科、人事科和财供科;水利设计室,杨珍任主任,下设水改、水文和水工等组;土地规划室,主任暂缺;勘测室,主任暂缺,下设测量队、大地队、土壤队和化验室。
  1958年4月10日,根据农垦部党组指示,铁道兵农垦局党委决定,将密山分院的水利设计室与原农垦部水利工程局合并为农垦部水利局。1958年10月20日,中央农垦部正式批准,将部属密山分院和水利局合并。改名为农垦部水利工程局,苟成富任局长,陈林和祝源开任副局长。下设行政办公室、水利室、规划室、测量队、大地队、钻探队、土壤队和化验室。1959年4月,在佳木斯市组建农垦部水利工程局驻合江办事处,杨珍为主任,华锐为副主任。1959年8月,云,山水库两个机械施工大队划归局领导,局增设工务室,罗光荣任主任。这时全局850人,主要是增加了水利施工的技术人员和机务工人(两个施工队330余人、机械40余台)。
  1960年1月,农垦部决定,部属水利工程局和密山分院分开,农垦部水利工程局于同年底迁往佳木斯。密山分院仍留密山县,并改名为农垦部荒地勘测设计院第一分院,陈林任副院长。院机构为3室:行政办公室,时作雨和伊鹏飞分别任正、副主任;规划室,曲廷令任主任;勘测室,侯永富任主任,周玉深任副主任。勘测室下属测量队、大地队、钻探队、土壤调查队和化验室。
  1961年陈林副院长率大部分技术人员赴内蒙进行勘测设计。密山成立留守处,周玉深任主任。
  1962年初,奉中央农垦部指示,全院搞自给性农业生产,院下设3个农业生产队,其中党、政和后勤人员编成1个生产队,勘测设计人员分编成2个生产队,在密山附近农村开荒种地。
  三、人员组成
  建院时编制300人,其中农垦部批准200人,铁道兵农垦局派出100人。1957年底,全院在册职工为268人,男225人,女43人,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其中:从北京农垦部荒地勘测设计院调来行政和技术骨干53人;1957年大学、大专和中专应届毕业生91人,其中大连工学院11人,西北农学院3人,武汉水利学院23人,北安农学院19人,佳木斯农校29人,裴德农校1人;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调来23人;由铁道兵农垦局调来93人(局机关18人、局测量队75人);从公主岭科研所调来8人。建院时共有技术人员239名,占全院人数的89.2%,其中工程师2名,技术员50名,助理技术员42名。大专毕业实习生69名,技术队长和分队长9名,绘图员7名,测量技工60名。当时主要是测量、水利和土壤专业,其中测量141人,水利57人,土壤29人,土地规划12人。勘测人员和设计人员的比例为2.2:1。建院人员的文化程度较高,大专以上学历者96人,占全院人数的35.8%;初中以上文化者225人,占院总人数的84.0%。
  1957年11月5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将省土地利用管理局所属第一勘测总队全部人员调院。周玉深总队长率3个专业队主要是测绘人员先后到院。年底又从省土管局调来一批土壤和水利技术骨干。1958年3月,接受军委测绘局30余名转业测绘技术人员到院工作。
  1958年10月20日,院、局合并时,并入了50名左右水利设计和水利施工专业技术人员。这时院改名叫农垦部水利工程局,全局共有512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468人,党、政和后勤人员44人。工程技术人员中有7名工程师。
  1959年4月,为加强合江农垦局所属农场的水利勘测设计工作,农垦部水利工程局在佳木斯市成立了合江办事处。办事处下设办公室、政工组、勘测队和规划设计组,共80多名职工。技术人员大部分是密山农垦部水利工程局派的。办事处在佳市的办公和家属住房都是借的,因此,不到一年搬迁6次。虽办公和住宿拥挤,但勘测设计工作很少受影响,农垦部水利工程局驻合江办事处于1960年9月撤销,大部分水利技术人员调合江农垦局水利处,并组建合江农垦局萝北勘测设计队。1963年初,水利处和勘测设计队的技术人员又先后回院。
  1960年1月,院、局分开时,原云山水库机械大队330余人从院分离出去,全院职工约500人。1961年底,全院人员逐渐增至583人。
  1962年初,根据国家关于精减下放人员的规定,全院共下放384人,留院199人,留下的都是各专业的技术骨干。技术人员主要从事大地测绘、工程测量,水文地质、土工试验、土壤调查及化验、水文、水工、农田水利、土地规划、电力和道桥等10余个技术专业和勘测设计工作。
  建院初期的领导和技术骨干,主要是从农垦部荒地勘测设计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水利部大伙房水库工程局以及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管理局、军委测绘局和铁道兵农垦局调来的;此外,还有全国各地院校分配来的本科和专科毕业生,这些院校主要有武汉水利学院、大连工学院、西北农学院、北安农学院、长春地质学院、华东水利学院、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等。
  为了解决技术力量的不足,当年还自办了一所水利学校。这学校名称是:黑龙江铁道兵农垦局水利学校,校址在密山,校长王景坤,副校长苟成富,教员有王德书、汤恩贵、刘秀竹、杨玉中等人。1958年7月开办,曾在云山水库面授一些课程,1959年10月毕业,只办了一期。当年有20名毕业生调院工作。1959年2月,农垦部水利工程局举办了短期的水利测量冬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