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党的领导和政治思想工作

第四节 党的领导和政治思想工作



  一、党组织与群众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一)、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957年11月16日,铁道兵农垦局决定成立院党总支委员会,时作雨任党总支书记,陈林任副书记。下设党群和勘测设计2个支部,党员共39人。
  院、局合并时,组成第一届新党委,1958年5月25日,丁立准任党委书记。党委机构设政治部,后改为党委办公室,时作雨任党办主任。下设机关、规划室、水利室和测量队4个党支部,党员75人。
  1959年4月,丁立准调任虎饶县委书记,由苟成富任党委书记。云山水库两个机械施工大队归院后,增设1个党总支,下属18个党支部。党员总数258人。
  院、局分开后,1960年5月牡丹江农垦局党委调庄培久任院党委副书记,下设勘测室党总支(下属2个党支部),其他室、队分设3个党支部,党员共75人。1962年2月,院精简机构时,党委下设党群、生产1队和生产2队3个党支部,党员人数减少为50人。
  (二)、群众组织的建立
  1、团组织
  建院时成立团总支,书记宋俊麟,副书记于明池。团总支下属5个团支部,其中土地规划室团支部有团员22名,水利设计室有团员57名,大地队团支部有团员29名,测量队团支部有团员34名,土壤调查队和化验室团支部有团员10名。团员共152名,占青年职工总数的80%。
  2、工会组织
  建院初期仅测量队设有工会组织,但不到半年,就随着铁道兵农垦局工会组织的撤销而停止工会活动。
  二、思想教育和劳动竞赛
  (一)、思想教育
  建院时各地来的青年人多,大专院校毕业生多,大城镇来的人多。虽然他们凭着满腔热情自愿报名或服从分配来,都愿意把青春贡献给祖国的荒地勘测事业。但建院初期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是很差的,特别是面对艰苦的野外作业,也有极少数人流泪、退却和动摇,思想问题还是不少的。当年农垦部荒地勘测设计院先后派出近百人次来三江平原察勘,建分院时需从这批技术骨干中留下53人。回北京还是留密山?去留问题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严峻抉择。针对这种思想状况,在全院进行扎根边疆的思想教育,并耐心细致地进行动员、说服和解决实际困难等工作,基本上稳定了人心,大多数人坚定了“热爱边疆、热爱农垦、热爱本职工作”的思想。
  人心暂时稳定了,但建院时住房拥挤,野外作业艰苦,常使不少人思想波动。针对这种情况,院及时地、经常地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如以十万转业官兵为榜样,树立以苦为荣、以苦为乐的牢固思想。勘测设计人员和开荒建场的转业官兵一起勘察荒原,一起住“马架”、睡草铺,深受那种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同时那时的院领导也常和群众同甘共苦。每当勘测生活不尽人意时,他们想到和看到这些,也就是得到了安慰,前进路上的困难也能克服了。
  (二)、劳动竞赛
  开荒建场任务紧迫,勘测设计人员也有了强烈的紧迫感。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和人员少的特点,院开展了劳动竞赛。在艰苦的内、外业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狠抓党员和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开展比先进、树标兵以及开门红、月月红和满堂红等竞赛活动。在野外作业中,响亮地提出了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难、不怕险、不怕饿和不怕渴的“六不怕”的号召,并开展竞赛活动。党委成员都以身作则,深入勘测设计第一线,重点项目亲自挂帅。如苟成富坐镇云山水库参加指挥和劳动,丁立准“蹲点”八五〇农场搞勘测设计,陈林去抓虎饶地区土地规划和水利设计,祝源开负责青年水库,罗光荣指挥水利机械施工大队在云山水库施工。院领导亲临第一线,既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又极大地鼓舞了全院职工的干劲。尽管生活和工作条件极差,任务重而时间紧,但由于全院职工同心协力,每年都是按时或提前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并取得了预期的勘测设计成果,土壤调查队在外业工作中,仅用9个月时间,完成了预计3年才能完成的工作任务,化验室仅用6个月时间,完成了1年多才能干完的化验任务。
  三、反右斗争和大跃进
  (一)、反右斗争和其他政治运动
  1957年冬到1958年春开展了反右斗争。反右开始时,先组织全院人员参观了裴德农校的大字报,接着动员职工“大鸣大放”和写大字报。院里没有贴出一张大字报,于是就圈定了一些有历史问题的或平时言论有些过激的人,在室、队为单位的小会上进行辩论和批斗,最后由党支部和党总支逐层审核并定案上报。1958年8月经铁道兵农垦局党委批准,院有10名技术人员(其中工程师2名,技术员6名,助理技术员和技工各1人)划为“右派分子”,这些同志蒙冤受屈多年,而大多数人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彻底平反。原土壤调查队第一任队长丁国式当年划为“右派”,在1958年下放农场进行劳动改造,一直没有回院。
  反右以后,接着开展了“双反”运动。反“三风五气”和反“浪费保守”,是以大字报和会上揭发形式出现的。在开展“双反”运动的同时,还开展了向党交心运动。党组织根据每个人在运动中的表现,按左、中左、中右三个类别进行了排队。此外,还在知识分子中搞了“拔白旗”,有数名技术人员受了触动,接着在全院人员中开展了“红”与“专”问题大讨论。
  建院初期惩罚制度较严,在1958—1961年期间,受院、农垦局警告、记过、开除处分的有34人。
  (二)、大跃进
  1958—1959年,在全国大跃进浪潮的推动下,科技人员节、假日不休息,加班加点,起早贪黑地多干工作。在大跃进年代,院制定了具体的大跃进规划,许多勘测、规划和设计项目偏重了多快,忽略了好省。荒地土壤调查时,由于有些调查人员不遵照调查规范行事,以及有些地区的地图形不准,致使当年提交的比例尺为1/25000的土壤图,只相当于比例尺1/50000的精度。当年受浮夸风影响,垦区和各场的可垦荒地面积曾有过几个数字,彼比相差较大。土地规划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曾要求1人在两、三个月内完成一个农场的全场规划,以致有些规划方案难以落实。牡丹江垦区水利规划曾先后进行过6次,每次都在资料不全情况下,采取突击办法在短期内完成的,这些方案改了又改,也难以落实。云山、青年、蛤蟆通和东方红四个大、中型水库的勘测、设计和施工,都是在大跃年代仓促进行的,以致质量较差,成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险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