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带岭和林源建筑的日子
回忆带岭和林源建筑的日子
回忆带岭和林源建筑的日子
何文通
我1964年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当时分配到北大荒有三个名额。为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我自愿来到了北大荒。
卅多年来,我们看到垦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工厂的建成投产;一群群建筑物拔地而起;一个个璀璨夺目的现代化农场的落成,心中无比的高兴和自豪。
1969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在带岭建设战备基地,当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担负着设计施工的重任。大年初三我们打起行李卷,开进了带岭的山沟里。在野兽出没,渺无人烟的森林里和施工连队在阴暗潮湿的大地窑子里,用桦木杆搭起的通铺上,睡着一百多人。二月份的山里还很冷,每天用冰窖里的水洗脸。手一下水,就冰冷刺骨,每天是高粱米和发霉的包米面。以盐水汤和咸菜下饭。一次夜晚我们坐车去山里,忽然看见在暗处有一群闪烁的亮点,原来是一群狼,跟汽车对视,还有一次,天还未亮我起来解手,突然发现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在走动,我急忙跑进窑里,找出来几个人,仔细一看原来是只大黑熊。
山里的条件很艰苦,我们每天除踏查、放线外,还参加劳动,运石头。人抬肩扛,手磨破,肩压肿,没有一个叫苦的。胡慧瑛同志当时怀孕在身,仍坚持了三个月。毕秀荣同志肩压肿疼痛难忍仍坚持干,每天劳动强度很大,晚上头一挨枕头,就睡着了。197Q年6月15日我接到家中寄来的信,说爱人要生孩子了。当时因工作紧张,晚回去二天,孩子出生我没在跟前,爱人埋怨说:“生孩子身边一个人也没有,你怎么不早些回来?”我说“对不起,当时工作实在离不开。”我们常年在外设计施工,家也顾不了,生活又艰苦,但我们思想上只有一个想法,早日完成任务,在战备基地竣工的庆功会上,兵团首长表扬了我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1971年兵团建设林源炼油厂,春节刚过,我们踏上征途,当时大庆林源的八村,还是一片荒原,白雪皑皑。我们从萨尔图乘敞篷车去炼油厂踏查。当时正刮着大烟炮,天气特别冷。我身穿双层皮大衣,在行进二个来小时的路上,浑身发抖,下车时腿脚几乎冻僵,就这样,在炼油厂留下了我们的第一行足迹。
工地上,大家住帐篷,晚上风大,我们睡在帐篷里,头带狗皮帽,身穿皮大衣,盖着厚厚的被子,夜里时常被冻醒。雪打在脸上象刀割一样疼痛。手冻得象胡萝卜。有的脸上冻起了泡。我的脚也生了冻疮。每天测量施工,有时为了赶工作,饭也吃不上。尽管这么艰苦,但大家还是坚持工作。
党支部时常把思想工作做到现场,鼓励大家学习毛泽东思想,向铁人学习,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出色完成任务。
夏天的大庆,燥热难当,帐篷里象蒸笼,又闷又热。一次下大雨,厂区水排不出去。帐篷里水深达一尺多。我们铺下的脸盆都浮到帐篷外面去了。厂区成了一片汪洋,不知深浅。我们去排水,三五成群手拉手向前走。突然一个女青年掉进坑里。水没了顶,大家立刻救出了她。但是就在这场大雨中一个男知青,掉进大坑中,因肺部呛水而死亡。为建设炼油厂献出了年青的生命。
尽管建厂条件差,又十分艰苦,但大家以苦为荣,当大家看到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高塔耸立云间,心里充满了甜蜜和自豪。
我只是北大荒科技队伍中的一员,为建设北大荒贡献我们的一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