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热情的支持与难忘的批评

热情的支持与难忘的批评



               热情的支持与难忘的批评
                                   杨玉中
  1958年4月初,我们一行四人从“水利部大伙房水库工程局”调到当时在密山北大营的“农垦部水利工程局”。我和邱万库分到云山水库。这时工地已先后开工,我在密山报到一周后,由杨秘书给找了一辆搭送材料的汽车到工地。当时工地3000多人都住在马架子和帐篷里,吃、住都比较艰苦。我被分在文工团的帐篷里内,每天都能听到床底下排水沟的潺潺流水声和文工团员们的歌声,琴声,生活倒也充满诗意。
  水库设计组长是姜大方和周荣光,土坝设计者杨忻祖和夏启辉,杨智负责施工;输水道设计者是李佩福,由我负责施工。水库指挥是詹敬甫同志,他曾担任过铁道兵某部副团长,当时任八五〇农场副场长,是一位受人尊重的有较强组织能力的领导人。他对我们的工作是非常支持的。在准备工作中,我首先向他要技工20名,农场的技工很少,根本调不出来,不久他带我到“西工区”去要技工,当我们向靳主任说明了来意后,靳主任介绍说:“我们盖伙房都是自己砌的,上哪给你们请瓦工呢?”詹指挥叫他将花名册找来,我们从“沈空修建一分部”转业同志中选了“几名瓦工”,又从海军转业同志中选了“几名木工”。就这样,我们抽调木工四人、钢筋工二人、瓦工六人、电工二人,加上一些力工,共有八十二人,组成输水道工区。
  五月中旬,打完底板砼,两侧钢筋林立,底板也抹得很光滑。下道工序是支主涵洞内模板了,工地仅有刚伐下自己加工的杨木板,含水量高容易变形,漏浆严重,缺少不易变形的松木板。大家正为此而发愁时,指挥部来电话说王震部长已来到工地,要求到西工区汇报工作。我当即陪同工地几位领导赶到了集合地,正赶王部长对一些人和事在进行批评呢。我怕当众受到类似批评,便跟在队伍的后面。当走到输水道工地后,有人将我唤到王部长跟前汇报工作。当我小心翼翼地将施工情况汇报完后,部长却很高兴的说你们干的不错么,要抓紧时间,不能影响明年开荒种地。还要修一个闸门,将来好放水捕鱼。最后又问你们还有什么困难吗?我当即讲最好给解决十七立方米松木板,以确保竖井、闸门的结构尺寸。王部长立刻指示秘书记下来派人办理此事,结果不出十天松木板运到工地,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使我们鼓舞很大,大家干劲十足,除了每天能睡上五小时觉外,谁也不愿离开工地。我除了指导施工外,还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时也觉得很累,但心情却很愉快。天热了,由于注意不够,我患了肠炎,每天大便十余次,最痛苦的是晚间上厕所,屁股被蚊子咬得连打针的地方都不好找了。
  经过一百多天的奋战,输水道工程于9月初投入运用,接着大坝也合拢了,整个水库工程于十月末基本结束。在进行工程总结时,按照分工我写输水工程部分,写出了当时的一些看法。詹敬甫指挥在审稿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杨啊,看看你都写了些什么?你讲有些领导只抓进度不注意质量,又讲有些工人不遵守操作规程,整个输水道工程质量我看不错么,这都是你们技术人员搞的么?这样认识问题对吗?我希望你好好学习“实践论”“和矛盾论”才能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
  当时我刚满23岁,从未听过这样严肃的批评,心情很沉重,但又充满希望。这是我到北大荒后所完成的第一个工程,同时也是直接领导对我的第一个热情而坦诚的批评。几十年了,我一直铭记在心,并以此来鞭策自己,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