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献服务
(二)文献服务
情报所建立后的第一件业务工作是收集科技文献。1984年同当地书店建立了图书订购关系,同年经邮局订阅了210种期刊;1981年同全国各省、地科研、教学及科技情报单位建立了500多个情报交换联系点。通过订购、交换等渠道、疏通了情报源,每年可收集农业类中外文书刊资料约5 000册。1982年购买了全套先进的书刊资料存储阅览设备(包括轨道式书架),各种图书资料按规范分编排架制卡。书刊库房存贮能力10万册,阅览座位50个,文献服务工作开始走上正轨。1985年后,书刊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经费紧缺,压缩了文献订购量。至1988年图书资料室拥有中文图书33 204册,外文图书4 009册,中文期刊4 362册,外文期刊887册,内部资料6 448份,垦区科技成果档案970种,均按《中图法》登录。共制做检索卡片20万张,分别设有分类目录,专题目录、书名目录和著者目录等。
为适应情报技术革命需要,1987年购置了微型电子计算机,现已输入大豆科技、农畜产品加工等专题文献题录5 069条,开始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文献检索的尝试。 在科技体制改革的形势下,图书资料人员积极开展科研课题的文献跟踪服务工作。近几年每年向重点科研课题主动提供文献题录2 000多条; 为科技人员掌握本专业水平动向及解决技术关键问题起到了耳目作用。图书资料室在张桂莲、孙佩君、张逊等人的带领下,努力为读者服务,多次被评为院和总局的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