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党群等项工作
(十)党群等项工作
1.党的工作
1976年后,科研所设处级党委。现在党的委员会由5人组成,党支部7个,党员68名。其中:科技干部党员30人,工人党员14人,离退休干部、工人党员11人,专职党务干部3人,党委书记、党办主任、纪检员各1人。党支部书记全部兼职。
党的活动。1988年党委会讨论了2次党建工作,召开了1次民主生活会,下发了《党建工作要点》,改选了党支部,传达贯彻了管局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讲了党课,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开展生产力标准的大讨论。深入学习党的十三大文件,推动了科技体制改革和科研建设。成立了宣传报导组织,加强了宣传工作。党委《关于加强党纪政纪的几项规定》,促进了党风政风的好转,各党支部坚持制度,坚持活动,加强了党员教育和管理,加强了非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按计划进行发展工作,党的建设逐步走向用制度建设党的新路子。
2.老干部工作
1983年行政办公室主任程洪志、试验队长关兴富第一批申请离休,到现在离休老干部共11人。其中处级3人,高级农艺师、畜牧师4人,科级1人,工程师1人,队级2人。 1984年以来异地安置离休老干部3人。1988年成立所老干部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嘉臣,副主任秦学秋、付文祥。建立了老干部活动室,订阅报纸、杂志等。
3.团的工作
1984年3月团委设专职副书记1名。以前均由党委副书记兼任。现有团员70名,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1985年为支援甘肃采集树籽,在抗灾自救,募捐等方面团员都给青年做出了榜样;关心青年的婚姻,并号召团员从俭办婚事;为了加强青年的法制教育,1987年与工会组织了法律知识竞赛。组织办板报。1988年“五四”青年节,团干部与团员、青年以对话的形式进行了交心。
4.文体活动
科研所工会本着体育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的积极手段,是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的好形式,有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促进职工之问的团结和友谊的精神,在各级组织的关怀支持下积极参加局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如乒乓球、篮球、排球、田径赛等。从1979~1988年,每年基本上能举行1~2次全所性的体育活动。
5.后勤服务、生活福利
为使科技人员解除后顾之忧,必须加强和重视后勤工、作。基本上解决了科技人员的住房问题(不包括1988年并入本所的原九三技校的科技人员),1980—1983年先后有35户科技人员及职工住进楼房。截止1988年有92%的高级技术人员,61%的中级技术人员(含部分离退休人员)住进楼房。1981~1982年为职工接房32户。中级以上技术人员安排1~2名子女就业。90%的职工已吃上自来水。
为方便职工看病,设有卫生所。一名医师,一名医士,能治疗和处理好常见病,特殊病到中心医院治疗。并设有招待所和食堂。
科技人员除享受边境津贴外。还享有浮动工资。从1983年4月开始。满4年者,从第五年开始浮动两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