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二十五、佳南实验农场

章下序



  农垦科学院佳南试验农场位于佳木斯市南郊东南岗佳南地区,东至牡佳铁路线(佳木斯——长发屯一段),西连贺兴屯(属佳木斯郊区松江乡),南接桦川县长发屯、北抵市区。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3.8公里;面积22.8平方公里,现耕地20 000亩,全场略呈矩形。地处东经130°26′,北纬46°48′。
  农场地处张广才岭北麓、三江平原的西侧,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可分为山前洪积倾斜平原(俗称慢岗地)和冲积平原两大类。其中,山前洪积倾斜平原面积有13球队300亩,占总面积的66.5%,属剥蚀堆积型,海拔83—137米,相对高差为40~60米,一般坡降为1/20~1/50。场内主要残丘两座:架子山(海拔137米,是场内最高点)和果树队西小山。冲积平原为松花江一阶地后缘,分布在肉联厂至新立屯一线的东北部,地形平坦,坡降在1/100~1/500之间,属搬运堆积型。1.5米以下为沙砾层,面积有6 700亩,占总面积的33.5%。
  场内土壤基本为棕壤、黑土和黑土型草甸土三种类型,面积约各占1/3。
  全农场以东有“音达木河”,属季节性河流,发源于张广才岭北麓,汇入松花江。每当汛期,松花江水逆河而上,淹没肉联厂东的一些耕地。岗地土层下面是基岩层,残丘的组成物为大山碎屑及大山砾岩。地下水补给类型:岗地属大气降水补给型,深层水埋藏较丰富,水质较好;平地属降水一地下水补给类型、地下水丰富稳定。水质属于非矿化的HC03—Na型。
  由于受城市热岛影响,气温略高于周围县分。从1951~1980年,科学院所引用的气象资料看:30年的平均温度为2.6℃,≥10℃的生育积温2 581℃;降水746毫米,其中7~9月雨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0%。建场30年来,除有1960年一次涝灾和1963年一次雹灾外,基本没有大的灾害。全年日照时数为2525小时,6~7月份日照时间最长,可达17~18小时。历年最高温度为36.4℃,最低温度-39.5℃,无霜期平均为135天;年蒸发量在1 000毫米左右。全年结冻日数为120~140天,从11月上旬开始结冻,到3月中旬开始化冻。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95厘米,一般为167厘米,到6月上旬才能全部化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