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党团工会组织

第七节 党团工会组织


一、党组织
  1981年4月,在总局党委领导下,由杜美金、吴瑞祥、戈蔚组成中共黑龙江农垦经济学校委员会。1984年3月17日,省农场总局党委决定把学校党委改为党总支。1984年5月5日召开了第一次党员大会,到会党员27人,选举产生了吴瑞祥、宋茂林、崔慧芝、李福、刘洪鹏5人组成的中共黑龙江农垦经济学校总支委员会,吴瑞祥任书记。1985年1月,总局党委任命张守宏为党总支书记,吴瑞祥退居二线任调研员。
  1981年6月,学校在基层建立了临时党支部。1982年5月,撤销临时党支部分别建立了党政党支部、教务处党支部、总务处党支部。1984年5月,在进修班学生中单独成立了学生党支部。1984年发展3名党员,1985年共发展7名党员,其中学生新党员4名。截至1985年12月,全校共有党员46名,其中学生党员7名。
  二、共青团工作
  (一)成立学校团委
  1982年11月21日,学校召开了共青团黑龙江农垦经济学校第一届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33名,选举产生了共青团黑龙江农垦经济学校委员会,选举崔慧芝为团委副书记。
  1984年11月18日,召开共青团黑龙江农垦经济学校第二届代表大会。出席大会正式代表146人,特邀代表8人,列席代表1人。大会选举产生了共青团黑龙江农垦经济学校委员会,张天云当选为副书记,团委由3名同志组成。
  1985年11月17日,召开共青团黑龙江农垦经济学校第三届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83人,选举产生了共青团黑龙江农垦经济学校委员会,选举张天云为书记。
  (二)建立团支部
  1982年5月学校创建初期,为调动青年的工作积极性,学校建立了教工临时团支部。到年底在团委领导下建立了7个学生团支部,1个教工团支部。1983年10月改选团支部,建立11个学生团支部,2个教工团支部。随着生源的增多,教学班的增加,到1985年学生团支部已达到16个,两个教工团支部。全校共有共青团员540名,其中学生团员503名,教工团员37名。
  三、工会工作
  1982年11月学校配备了1名工会干事,负责日常工会工作。1983年1月,组建了3个基层分会,即:教务处工会分会、总务处工会分会、党委办公室工会分会。1984年3月,调陈辉林任工会干事。1985年4月,聘任孙权贵为工会主席。1985年10月7日召开了全校职工大会,选举产生了黑龙江农垦经济学校工会委员会。
  1985年10月15日,学校召开了首届教职工大会。会议通过了校长宋茂林做的《学校工作报告》;通过了《农垦经济学校教职工大会暂行条例》、《农垦经济学校教职工奖惩条例》、《农垦经济学校奖金分配考核办法》(试行)3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