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在职校级领导

人物

第六章 人物

第一节 在职校级领导


              崔永福
  崔永福,1948年4月出生,黑龙江省庆安县人。中共党员,高级讲师。1968年高中毕业回乡务农,1969年考入家乡勤劳中学任教师,同年12月应征入伍,分配到四平市3289部队22分队。1974年2月复员回家乡继续做教育工作,1975年任庆安县发扬小学校长。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进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财会专业学习。1982年毕业留校任教,1988年任八一农大农经系主任。1990年7月因工作需要调到农垦经济学校任校长。十多年来,围绕着学校的教学、人事、后勤管理等工作,先后组织实施了三次深化改革,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走在了我省中专校的前列。在实践教学中实施了教学质量评估制度、试题库制度和“五手训练”教育方法,并获得了1993~1994年度农业部授予的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996年学校获农垦总局教育管理先进单位;1999年经省政府办学水平评估,学校获得黑龙江省省部级重点校总分第一名。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下,在总局党委的直接领导下,2000年与全体党政班子成员达成共识,带领全体教职工申办垦区第一所高职院校,2001年3月省政府批准成立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2002年9月经省委组织部任命为农垦职业学院院长职务。在上级党委的直接领导下,经全院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院于2003年9月整体搬迁到哈尔滨市。2002年撰写的论文《打造职业教育航母的探讨》获全省一等奖;现担任国家级课题有:高职院校学分制研究、高职三专业教改实验研究;省部级课题:高校教师素质研究,并担任课题组长。
                 罗梦琪
  罗梦琪,1943年5月生人。中共党员,高级讲师。1968年7月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采矿系地下开采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鹤岗十二中学任高中教师,1969年调入农场总局二九○农场。曾任教师、农场教育科科长职务。1984年任农场党委副书记。1985年6月调入共青农场任党委书记。1990年3月调任宝泉岭农垦工业学校任校长兼党委副书记。1995年3月调入农垦经济学校任党委书记。
  工作期间曾获得1990年鹤岗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994年被宝泉岭党委授予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998年获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999年被农垦总局党委授予优秀思想工作者称号。在校期间亲自起草了《中专生素质教育大纲》,并组织班主任付诸实施;规范并完善了学生业余党校工作,主持制定了学校《党建工作目标考核方案》,主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并形成制度,使学习效果明显提高;与行政领导共同组织了1998年的学校深化改革工作,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突破性进展,为1999年步入省部级重点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10月离岗休养。
                 王福功
  王福功,1945年5月生人,中共党员。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1967年毕业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财会专业,分配到八五一0农场做财务工作。1982年调完达山制药厂任财务科长、经营副厂长,1988年任厂长。1990年调农垦总局佳木斯肉联厂任副厂长兼晨星制药厂厂长。1996年3月调黑龙江农垦经济学校任副校长兼纪委书记。
  在完达山制药厂工作期间曾连续两年获得牡丹江管局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在产品质量管理中被黑龙江省技术监督局、省总工会、省共青团委员会、省科协评为“优秀质量普及先进工作者”、并记大功一次。1991年参加了全国第八期大中型企业场长岗位培训班,1994年参加了全国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总经济师培训班。1996年调入农垦经济学校正值学校实施“二次开发”战略时期,身为常务副校长,为改变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学校办学效益,在新建综合教学楼的审批、施工与验收,在申办省部级重点校评估中,在学校基本建设改变校容校貌等方面做了大量具体的工作。2000年10月离岗休养。
                 单纪洲
  单纪洲,1951年12月出生。山东省高密县人,1968年11月下乡到三十七团(现八五六农场)工作,1970年1月1日到兵团二十六团先后任战士、文书、班长、放映员。1972年7月入党,这期间曾获得红兴隆管局先进知识青年光荣称号,1978年任红兴隆管局党校俱乐部主任,1983年调入农垦经济学校做放映员,1984年到学校党办任干事、主任。1987年任政工科长,1988年调学校办公室任主任,1991年任总务科科长,1992年4月任学校后勤副校长。曾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称号;曾两次获农垦总局“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称号。1995年学校后勤工作在垦区大中专联检中荣获第三名。参与了学校1992年四项改革方案的筹划和运作。参与了1997年新建综合教学楼招投标和方案的设计工作,并代表校方负责原材料采购及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使综合教学楼按期投入使用。1999年在校党委统一部署下,制定了学校后勤深化改革方案,使后勤改革从单项改革、局部改革走向责任承包制的全方位的改革,并对后勤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使学校后勤改革走在了全省中专校的前列。
                 许淑云
  许淑云,女,满族,1959年7月出生,黑龙江省桦南县人。1992年9月晋升为高级讲师,1993年取得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1981年调入农垦经济学校任教,先后主讲了:会计原理、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会计、单位预算会计、审计等主要课程。1991年3月任教务科科长。1997年6月任教学副校长,主管教务工作和学生管理及招生工作。
  先后出版了《农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习题集》任主编;《食堂管理与会计核算》任副主编;《新编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任编者;《会计模拟实训教程》,任主编。主要论文:《农垦中专会计教学改革刍议》、《教学质量评估浅谈》、《对增值税进项税额核算的一点建议》、《关于我院发展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思考》、《关于黑龙江垦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思考》、《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共性问题浅探》;先后发表在《中国农业会计》、《高等职业教育》、《北方经贸》刊物上。科研成果:现承担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项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本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应用研究》,任课题组组长;《高职教育经济法律事务等三专业教学深化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任课题组组长。多次获优秀教师、优秀知识分子称号;1999年获农场总局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01年省教育厅授予优秀教育工作者。随着农垦职业学院成立,2002年9月22日被上级组织部门批准为学院教学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