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节 工会一、组织沿革
1995年,石志远任工会主席,刘颖任女工委主任,刘士显任工会办公室副主任,陈宝霞、李志刚任干事。7月,刘颖调出,由陈宝霞接任女工委工作。工会由4人组成。
1996年,石志远任工会主席。3月,刘士显调出,工会由3人组成。
1997年,石志远任工会主席。陈宝霞任女工委副主任,李志刚任工会干事,工会由3人组成。
1998年1~4月,由纪委书记乔彦临代管工会工作,4~9月,由组织部长郭杰代管工会工作,10月郭杰任工会主席,其他人员不变,工会由3人组成。
1999年~2000年,郭杰任工会主席,陈宝霞任女工委副主任,李志刚任工会干事。
2001年~2004年12月,郭杰任工会主席,陈宝霞任女工委主任,李志刚任工会干事。
二、组织发展
工会组织发展情况表
(1995~2004年)
表4-11单位:个元
三、工会委员会
1995年,孙永敏调走,补选刘颖、李志刚为二届工会委员会委员。1997年2月27日,召开了第三届工代会,选举产生了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第三届工会委员会由11名委员组成:石志远、陈宝霞、李志刚、王希武、刘万安、周杰、宋日焕、刘士显、贾洪斌、万兆明、李文志。1997年10月,刘士显退休,委员身份自然免除。
1998年1月,工会主席石志远退休,委员身份自然免除,10月补选郭杰为第三届工会委员会委员,并任厂工会主席。
2004年1月18日,召开了小岭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工代会,选举产生了公司一届工会委员会。委员会由郭杰、陈宝霞、李志刚、于海军、石刚、郝颖悟、李伟华7名委员组成。
四、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
1995年,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由3人组成,主任:崔秀琴;委员:刘景荣、李桂荣。
1997年2月,召开第三届工代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崔秀琴;委员:刘景荣、李桂荣。
由于崔秀琴、刘景荣、李桂荣退休,补选张淑云、李洪娥、徐艳清为经费审查委员会成员,张淑云任主任。
2004年1月,召开公司首次工代会,选举产生了一届经费审查委员会,李洪娥任主任,委员是张忠国、裴雪菲。
五、工会专职干部分工及变更
1995年1月,孙永敏调走。刘颖调入工会担任厂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工会工作具体分工是:工会主席石志远负责全面工作,刘颖负责女工工作、职工生产福利、统筹工会办公室工作。刘士显负责群众生产、民主管理,陈宝霞负责会计、统计、职工教育、文秘、物资保管、档案管理。李志刚负责职工活动室、文体、出纳工作。同年8月,刘颖调出,女工工作和职工生活福利由陈宝霞接管。
1996年3月,刘士显调出工会。工会主席石志远负责全面工作,兼抓群众生产和民主管理工作。陈宝霞负责女工、职工生活福利、财务、统计、职工教育、文秘、物资保管、档案管理。李志刚负责文体、出纳工作。
1997年,工会主席石志远负责全面工作。陈宝霞负责女工、宣传教育、会计、统计、文秘、物资保管、档案管理,李志刚负责群众生产、民主管理、文体、出纳。
1998年1~4月,由纪委书记乔彦临兼管工会工作,4~9月,由组织部长郭杰负责工会工作。10月,郭杰任小岭水泥厂工会主席。
工会工作具体分工是:主席郭杰负责全面工作。陈宝霞负责女工、财务、宣传教育、职工生活福利、统计、文秘、物资保管、档案管理。李志刚负责群众生产、民主管理、文体、出纳。从1998年至2004年12月,工会工作具体分工未变。
六、工会干部培训工作
自1995年以来,工会每年都要对工会专兼职干部进行一到两次培训,培训办法是办班培训,培训内容是工会工作知识,工会文件及党的方针、路线。
截止到2004年12月,共办工会干部培训班14次,培训人数618人次。
七、群众生产
1995年~2004年,工会围绕生产经营这个中心,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开展了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双文明班组竞赛、合理化建议、增收节支、文明岗位室评比、岗位技术比武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1、社会主义劳动竞赛
1995~2004年,工会每年都要结合企业当年的生产形势,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竞赛。
1995~1997年开展了以生产一线班组为范围、以产品质量、产量和降低成本消耗为重点的小指标竞赛。
1998年、1999年,针对国家对基本建设资金控制严格,市场对水泥需求相对减少、水泥企业效益下滑的局面,工会开展了“全厂齐动员,优质高产低消耗,奋战三季度,确保产销九万吨”的劳动竞赛。2000年,随着水泥销售旺季的提前,二季度开展了“保优质,夺高产,大干二季度,实现半年产销水泥超十万”的劳动竞赛活动。二季度劳动竞赛结束后,又掀起了“战高温、夺高产、创优质、保安全,大干九十天,力争三季度产销超十万”的竞赛活动。
2003年,在一分厂开展了窑运转率、台时产量、水泥磨机运转率劳动竞赛。劳动竞赛的开展对激发职工群众的生产热情,促进企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推进的作用。
2004年,在全厂开展了“大干三季度,确保产销超十万”的劳动竞赛,并制定了奖励政策。
2、双文明班组竞赛
为更进一步加强班组建设,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结合工厂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从1997年开始,工会在全厂各基层单位开展了以“十比十看”为内容的双文明班组竞赛活动,厂工会制订下发了《双文明班组竞赛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竞赛领导小组,各基层单位根据“十比十看”的内容,制定了具体实施细则,实行百分制,每月一考核,年终评出双文明优胜班组,并予以奖励。1997~2004年,共评选双文明班组112个,奖励金额10134元,这项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工厂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为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合理化建议
为了鼓励广大职工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活动,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及工人挖潜、革新的积极性,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依靠职工群众的聪明才智办好企业,工会一直坚持开展合理化建议评选活动。1995~2004年,共收到合理化建议162条,有99条受到奖励,奖励金额5050元。为企业创造效益2452万元。由于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工群众结合生产实际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使职工合理化建议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增收节支活动
为了在全厂职工中树立厉行节约制止浪费和过紧日子的思想,大力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和“团结、奋斗、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1997年、1998年连续两年开展了以“增产节约、增收节支”为内容的双增双节活动。1997年双增双节的指标是人均增收200元,节支100元。截止到12月底,全厂职工共创收262951元,超额完成了增收目标,实现了节支目标。1998年双增双节活动主要是采取义务劳动的形式,修建了集休闲、蓄水、养鱼、垂钓于一体的人工湖。既美化了环境,又节约了回填土坑的费用。
5、开展评选文明岗位室活动
为保证生产车间的岗位室干净、整洁、文明,使岗位工人能在一个清洁优雅的环境中正常开展工作,从2000年5月份开始,在生产和辅助生产车间开展了评选文明岗位室活动。工会以农垦泥工字[2000]5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开展评选文明岗位室活动的实施方案》,规定了具体的考核标准。从2000年到2004年,共有130个岗位室被授予“文明岗位室”称号。
6、岗位技术操作比赛
为了进一步激发全厂广大职工立足岗位练本领、学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1997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敬业杯”岗位技术操作比赛。以全厂各可操作性较强的岗位应知应会为内容,以立足本岗建功立业、创一流工作业绩为目的。评比方法是按赛区,制定出理论部分和实际操作部分的考试、138考核标准,依次评出岗位技术能手和优胜者。从1997年到2002年共评选岗位技术能手52人次。
八、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
(一)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从1995年到2004年,工会一直积极配合行政开展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开展了《安全知识百题知识竞赛》等活动。
从1995年至2004年,工会设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各基层分会及分会小组设有兼职安全员。全厂上下形成了安全生产网络,在各项工作中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通过开展安全生产周、月、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和安全事故隐患评估活动,保证了安全生产。
1999年,按照黑龙江省总工会、省经济贸易委员会、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省劳动厅及农垦工会的要求,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了“安康杯”竞赛活动。成立了“安康杯”竞赛领导小组,厂工会和安全生产部门具体负责竞赛活动。“安康杯”竞赛活动达到了“消除隐患、确保安全、保障稳定、促进发展”的目的。几年来,企业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安康杯”竞赛活动,层层建立了安全责任制,签订了安全责任状,落实了安全责任经济指标,结合安全生产,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广播电视、板报、知识竞赛、漫画展等形式开展“安康杯”宣传教育活动。对于查出的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1999年、2000年、2001年,厂长马云龙被评为省“安康杯”竞赛先进个人,2002年,工会主席郭杰被评为省“安康杯”竞赛先进个人。2003年,企业被评为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
(二)1995~2004年工会系统评先情况
石志远(1997年)、陈宝霞(1998年)、郭杰(2002年)、李志刚(2003年)被农垦工会授予优秀工会干部称号。
李文志(1997年)、周宪歧(1998年)、唐林(2003年)、张贵清(2003年)被农垦工会授予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称号。
马云龙(1998年)、陈宝霞(2004年)被农垦工会授予职工疗养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李志刚(2003年)被授予垦区文化体育先进个人。
陈宝霞(2003年)被农垦工会授予档案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李志刚(2004年)被农垦工会授予送温暖先进个人称号。
厂(公司)工会从1998年至2004年连续七年被评为农垦工会工作目标管理一等奖。
九、民主管理
工会民主管理工作分为厂(公司)级和车间级。厂(公司)级工会民主管理的渠道:一是厂级(公司)职工代表大会,二是日常民主管理。
(一)厂(公司)级民主管理工作
1995~2004年,共召开13次厂(公司)职工代表大会,畅通了职工参政议政的渠道。
日常民主管理是职代会闭会期间工会民主管理工作的另一个渠道。主要方式有:职工代表组长联席会、专门工作委员会、职工代表座谈会、职工民主议政会、民主对话会等。从1995年至今,共召开17次各种专门会议,解决职代会闭会期间的民主管理问题,内容涉及到水泥销售、职工生活福利问题、技术改造、环境建设、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
(二)车间民主管理工作分为车间职工民主管理大会和日常民主管理
自1995~2004年,车间级职工民主管理大会实现了制度化、规范化,一年召开一到两次职工民主大会。能够做到会前到厂工会审批,批复后方可召开。会后总结。车间各项规章制度、职工工资奖金分配方法、评议车间干部都在车间民主大会上通过后,才能执行。车间的日常民主管理工作,主要形式是召开车间职工代表座谈会,提合理化建议,让职工充分了解本车间情况,参政议政。
(三)厂务公开工作
工厂在1994年就建立了办事公开化制度。工厂成立了厂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厂长担任组长,并建立例会制度。全厂所有的基层单位都成立了实行厂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机构,使全厂的厂务公开工作有了坚强的组织保证。1999年,又制定了《黑龙江省小岭水泥厂厂务公开实施细则》,明确了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公开责任人、公开范围等,实行目标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使有关人员和部门都知道在厂务公开中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职责,把厂务公开变成每个工作人员和部门的自觉行为,同时将厂务公开的内容列入《双文明建设工作任务书》中,每月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厂务公开的内容包括企业发展目标、生产经营计划、基建、技改情况;生产经140营重大决策、企业改革方案;年度财务预决算、重大财务收支情况;水泥销售和盈亏情况;物资采购供应情况;基建、技改项目的发生、承包、招标;工资奖金分配情况、工资调整方案、职工医疗保险及医疗费使用情况、社会统筹养老保险、职工住房公积金、编制定员等;民主评议干部情况;干部的聘任和解聘专业技术职称评聘的条件和结果;职工培训计划及计划执行情况;职工劳动保护的标准和使用发放情况;招待费和电话费使用情况;集体合同的修订、续签和履行,评选先进的条件、比例和结果;职工疗养的条件、人员、费用等;计划生育指标落实情况。厂务公开的形式有职代会、代表组长联席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会议、班组长以上会议、厂务公开栏、广播。实行厂务公开工作后,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十、职工生活福利
(一)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1995年以来,职工生活困难补助工作一直没有间断。1995年、1996年是每年春、秋换季时补助两次,1997年以后,每年春节前补助一次。对于生活特别困难的职工采取按月定期补助的办法。从1995年至2004年,补助262户,补助金额55923元。
(二)职工疗养工作
工会根据职工疗养条件,每年安排符合疗养条件的职工去太湖疗养院疗养。1995年至2004年,共安排104人前去疗养。
(三)送温暖工作
从1995年至2004年,工会组织职工为垦区贫困职工和遭受洪水地区职工捐赠衣物3354件。为垦区贫困职工、工厂病危儿童、贫困大学生、癌症患者、患病党员共捐款14231772元。
汇同党政领导慰问住院伤病职工303人次。接待处理职工来信来访210人次。每年春节前,配合党政领导,走访慰问离退休人员和困难职工。
十一、宣传教育
(一)1995年至2004年以来,工会始终把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1995年至1999年期间,先后开展了北大荒精神和企业精神教育,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活动,结合教育活动,工会组织了诗歌朗诵会、爱党、爱国教育电影放映周、故事会、征文比赛、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了弘扬北大荒精神和企业精神的劳模标兵报告会。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教育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995年至2004年,结合普法学习开展了系列的法制教育活动。工会利用各种宣传工具,通过各种方式,突出抓了《企业法》、《工会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婚姻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知识的学习。
1999年,为响应农垦工会关于在职工中开展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学习法律法规的号召,工会决定在全厂职工中开展三学系列教育活动,并制定出学习方案。采取分会组织学习,工会每月检查考核的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
2000年以来,工会组织职工开展了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学习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的学习。结合学习,制订了《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塑形象”活动方案》及《关于在全厂职工中开展“发扬北大荒精神,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主题系列教育活动方案》,发到各基层单位,组织职工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了职工的思想理论素质和自身修养,树立了市场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增强了参与改革、投身改革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职工读书自学活动
为提高企业职工的文化素质,1995年以来,工会一直在职工中开展读书自学活动。2004年,工会对全厂职工自学情况进行调查,通过自学获得本科、大专、中专文凭的有341人。
十二、职工文体工作
由于企业地处偏僻的山沟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为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工会每年都按计划开展职工业余文化、体育活动。自1995年以来,共组织大型文艺活动95次,其中,10次春节秧歌活动,5次元宵节灯展,6次卡拉OK演唱比赛,4次职工时装表演赛,5次交谊舞比赛,7次文艺演出。10次全厂大型篮球比赛,8次全厂性排球比赛,7次全厂性的乒乓球比赛,6次象棋比赛,6次台球比赛,5次参加哈市散装办举办的篮球赛,3次小岭地区篮球赛,3次参加小岭镇乒乓球比赛,5次同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浩良河化肥厂等单位组织球类联谊比赛。十年间,共组织5次职工田径运动会,每届运动会历时两天,最多一次有20个代表组参加,径赛项目有176项,田赛项目有58项,在开幕式上由企业职工组织了百人大型团体操,子弟校学生组织了花环操、腰鼓队表演。
十三、女职工工作
(一)组织沿革
1995年,小岭水泥厂女职工委员会增补刘颖为委员,1996年增补彭小芹为女职工委员会委员。
1995年1月~1995年7月,刘颖为厂女职工委员会主任。
1995年8月~1996年12月,陈宝霞兼任女职工委员会工作。
1997年~2001年3月,陈宝霞为厂女职工委员会副主任。
2001年3月~2004年,陈宝霞为厂女职工委员会主任。
(二)女职工组织建设
1995年,工厂设有9个基层女职工委员会。11个基层和机关分会女职工人数不足25人的,分别设了女工委员。由于这些基层女职工干部,都不是专职做女工工作的,对女工工作相对比较陌生,为了提高女职工干部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1995~2004年,共举办女工干部培训班9次,还多次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进行学习培训,使大多数女职工干部的素质得到提高。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参加了企业管理委员会,职代会女职工代表占有不少于15%的比例,这使女职工参政议政、发挥半边天的作用有了组织保障。1997年、2002年,厂女职工委员会两次被评为黑龙江省女职工先进集体,2000年、2004年,公司女工委被农垦总局评为“三八”红旗集体,2001年厂女工委被中国农林水利工会评为先进女职工集体,生料女工委、烧成女工委、质检中心女工委先后被农垦工会授予先进女职工集体。
(三)结合女职工思想教育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妇女权益保障法》自颁布以来,女工委就组织广大女职工学习。1997年《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5周年之际,厂女工委又开展了《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5周年纪念活动。通过几年的宣传活动,《妇女权益保障法》和其他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在工厂(公司)得到落实,企业没有侵害女职工劳动人身权利和特殊利益的现象发生。
1995~2004年,对女职工进行了“四自”精神教育。1995年,为了庆祝世妇会召开,厂女工委在全厂范围内搞了一个世界妇女大会宣传周活动,着重宣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的情况。1995年11月,厂女工委组织全厂女职工学习1995~2000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6年、1998年,厂女工委两次组织了女职工巧手编织比赛和花卉展览活动;1995、1999、2001年,组织了三次女职工时装表演赛;1998年开展禁毒知识学习;1997年,为推进工厂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提高女职工的整体素质,厂女工委决定在全厂女职工中开展“一、二、三”文明家庭读书活动。1999年,组织首届女职工乒乓球赛,2000年,开展向“北大荒好女儿”左静学习活动;开展“拒绝邪教,崇尚科学”的签字活动。近几年,组织女职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对广大女职工“四自”精神教育。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女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又陶冶了女职工的情操,为全面提高女职工素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女职工特殊利益保护工作
深入贯彻《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条例》,1995年以来,女工委围绕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保护工作,做好维权工作。每两年组织全厂女职工进行健康普查,全厂女职工参检率达90%以上,对查出病的女职工及时组织治疗,对保障女职工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女职工的“五期”保护一直坚持。在厂(公司)签订的集体合同中,把女职工特殊利益的保护都写进去,女职工的特殊利益得到保护。十年来,工厂(公司)没有出现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事件发生。
(五)结合“三八”节,开展表彰先进活动
1995年至2004年,每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都要召开纪念“三八”节表彰先进大会或座谈会,10年间共表彰“三八”红旗集体106个,“三八”红旗手423名,五好文明家庭562户,总局级五好文明家庭6户,总局“三八”红旗手4名,先进女职工工作者1名,先进女职工1名。1995~1998年期间,为庆祝母亲节,共评选19名好母亲,母亲节之际,厂女工委召开表彰座谈会或联欢会来庆祝母亲节,表彰好母亲。
魏凤侠、王翠兰、陈宝霞、曹海波被授予农垦总局“三八”红旗手称号;陈宝霞被授予农垦总局先进女职工工作者称号;魏凤侠、曹海波、王华敏被授予农垦总局先进女职工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