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工厂移交给农垦部领导

第二章 农垦部领导时期(1958年4月——1966年4月)

第一节 工厂移交给农垦部领导



  一 移交情况
  
  1958年4月初,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的通知,接收沈阳军区后勤部沈阳汽车修理厂归农垦部领导。通知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办公厅
  关于接收沈阳军区后勤部沈阳汽车修理厂的通知(58)垦办字第34号
  总后勤部、总参谋部、沈阳汽车修理厂、本部各局:
  总后勤部决定将沈阳军区后勤部沈阳汽车修理厂移交给农垦部领导。我部决定接收后改为农垦部修配厂,由机械物资局主管。并由机械物资局、人事宣教局、计划财务局组织接收小组,由李子良付局长带领,即日赴沈阳办理接收手续。
  该厂党的关系仍属地方领导,机构人员以及工资福利等不变更。其它概由接收小组具体进行,事后具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垦部办公厅
                               1958年4月3日
  工厂接到通知后立即办理移交手续,全面清产。于1958年4月份造册移交:
  1、职工:共458名,其中:男429名,女29名,干部77名,工人381名。
  2、资产:固定资产,帐面金额,3,153,600元已用年限基本折旧997,998元,大修理折旧23,448元。
  3、在产品生产占用流动资金,118,872元(汽车修理用料交回车管部故无储备资金)
  移交的固定资产、工人技术等级情况如下表:
             一九五八年移交固定资产清点总表



             一九五八年移交时技术工人技术等级



  二 为农垦初立战功
  1958年4月归农垦部领导后,部里急需各种农机配件和整台机械,要求在短期内生产出产品,如链轨板,轴承,切草机等,并指示试制一台精米机以衡量新厂的技术力量。为了完成任务党委号召全体职工奋发图强,自力更生、没有设备土法上马解决生产难关,千方百计完成任务支援垦区多打粮食。任务下达后,全厂职工日以继夜奋战在车间里,一些老职工主动把行李搬到车间主动连班生产,从不计较报酬,炊事员把饭菜送到车床前。经过4个多月的生产会战,样机试制成功,经有关部门鉴定合乎标准,于十月份送辽宁省农业展览馆参加展出。各种配件相继完成发运到各垦区,为垦区农业生产初立了战功。
  三 密合学员到厂
  1958年8月农垦部决定:为黑龙江密山、合江两农垦局代培转业官兵学员293人陆续进厂。这些同志经过部队的多年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政治素质,党团员较多,来厂后被分配到各工种学徒,深受老职工的欢迎,从而壮大了职工队伍、为工厂不断发展充实了新鲜血液。
  四 调整工种
  1959年党总支决定:为适应农垦生产任务的需要,对多年从事汽车修理、板金等工种的青年职工改行、调整充实到车、钳、铣、刨工种,为机械加工培养技术力量。这些同志后来在生产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