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城市知识青年来厂 根据上级指示我厂于1967年11月份接收来厂的第一批城市知识青年,他们来自北京,共计165 人,其中男性青年82名,女性青年83名,这批青年是六七届高,初中毕业生,基础知识好,好学上进,思想作风正派,待人有礼貌,生活朴素,品德兼优,进厂后受到全厂职工欢迎。他们走上生产岗位后,尊师爱友,钻研技术,很快就能独立操作。工厂根据每个人的特长,量才使用,有的调入机关提了干,有的在车间充实了业务队伍,选拔一批有教学能力的配备给子弟学校当了教师,多数还是留在生产岗位上。几年后这批人已成为工厂新一代的骨干。1970年5月份又接来厂的第二批城市知识青年,他们是来自上海,共计85人,其中男性青年62名,女性青年23名。这批青年年令小,多半是20岁以下,最小的仅十五、六岁,他们在校期间正是十年,动乱,学习的时间少,基础知识差,初中的小学毕业。他们走上生产岗位后,经过老师付的传帮带,安心边疆建设,好学肯干。
1970年7 月份从四师(牡丹江管局)管辖的农业团内调来78名城市知识青年,其中男性青年53名,女性青年25名。1972年6,月份又从四十团(8511农场)调入城市知识青年30名,其中男性青年21名,女性青年9 名。从1970年到1976年又陆续从兵团内部各农业团调入城市知识青年31名,其中男青年20名少女性青年11名。从兵团内部调入的城市知识青年有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大城市的,也有来自省内哈尔滨、牡丹江、齐齐哈尔、鸡西等城市的。他们年令有大有小,大的有二十五、六岁的,小的仅十五、六岁。他们的文化程度有高中初中毕业的,也有小学毕业的。从1967年到1976年共接收和调入城市知识青年389 名,其中男性青年238 名、女性青年151 名。
根据国家对城市知识青年的政策,于1977年开始返城,到1984年共返回城市233 名,从1972年到1984年共入学52名,入伍12名,调出46名,留厂的尚有46名。留厂的有北京18名,上海14名,本省14名。由于城市知识青年返城,给工厂生产、教学都一度带来不利,生产岗位上缺了一代人。教师奇缺,甚至有的班次开不了课。
1966年以来接收城市知识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