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教育管理机构沿革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概况

第七编 文教卫生

第一章 教育

第一节 教育管理机构沿革及教育事业的发展概况



  一、教育管理机构沿革
  
  1959年刚迁来垦区,于1960年办起了一所小学,规模很小,工厂没设专门教育管理机构。1961年学生增多,在宣传部设一名教育助理员,专管教育工作。1966年社教后期改设政治处,学校的业务工作归政治处。1977年设宣传科(部),学校教育由宣传部门代管。职工业余教育由工会负责,配备专职业校教员,负责业余教育的教学组织工作。1982年8月成立教育办公室,统管全厂的普通教育和职工教育,主任王家清,副主任李明,干事1人,专职教员3人。
  二、教育事业的发展概况
  在沈阳时期,开办有职工业校,1955年至1957年是业余教育的兴盛时期。来垦区后,由于地域关系,工厂要兴办教育事业。随着职工家属搬来,子女就学提到了工厂的日程。于是,在1960年自办起了子弟学校,学校规模由小到大,由游击习气到正规办学,逐步发展成为有小学、初中、职业高中班、普通高中一条龙的子弟学校。
  1975年6月,为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工程技术力量,厂开办了“七·二一”工人大学,到1982年7月先后培养了三届学员,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工作中发挥着他们的聪明才智。
  1981年10月,为培养我厂的后备技术工人,开办了技工学校,培养了一届学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厂对智力开发以极大的重视,所以,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1982年8月,基于工厂地处边境地区,经报总局同意,批准我厂开办普通高中班。1982年9月,开办了黑龙江垦区唯一的一所面向垦区的职工中等专业机械学校。1982年10月经总局批准开办了职业高中班。1983年10月开办青工脱产政治轮训班。脱产到大中专院校进修、在职函授、在职上电大。业余教育坚持经常,开办有初中、高中等若干班次。
  现在,全厂已经形成大专、中专、普通多层次、脱产进修、在职函授、业余学习多渠道的教育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