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会计核算形式的演变

第七节 会计核算形式的演变


东北区和东北国营农场管理局及以后的黑龙江省国营农场管理厅,在会计核算形式上经历了传票核算形式、记账凭单核算形式、凭单日记账核算形式、贷方汇总表日记账核算形式、日记总账核算形式、棋盘式总账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等。50年代垦区会计核算形式的选择的历程,同工业会计一样,受苏联会计工作的影响,而最终还是根据垦区经济发展情况,选择了科目汇总表的核算形式。
  一、传票核算形式
  1952年初,国营农场技术学校会计教研组编写的《会计原理(讲义)》中讲了传票核算形式,这本作为培训垦区会计人员的第一本教材,培训了一大批主管会计和成本会计,从而使传票制的使用逐步进入规范化。
  传票核算形式要求任何经济业务都要编制传票,然后根据传票登记明细账,并经汇总后登记三栏式总分类账。由于传票在这种核算形式中占有显著的地位,故称之为“传票核算形式”,它是垦区最早的核算形式。这种核算形式在原始凭证处理上还有一种方法,即在原始凭证上加盖“代传票”戳记用以代替传票,经编号后,分别记入现金出纳账、明细分类账并填制“代传票汇总表”,记入总账。
  这种核算形式的账簿组织、账务处理程序见下图。



  二、记账凭单核算形式
  1952年12月1日,财政部制定颁发的《国营企业统一登记会计账簿填制会计凭证办法》,第二章会计凭证第十九条规定“所有会计事项均应通过原始凭证汇总表制成记账凭单。据此,东北区国营农场管理局于1952年12月30日印发了“记账凭单制会计凭证应用方法介绍”,并决定直属各企业单位自1953年度开始实行记账凭单制,传票制随即停止使用。记账凭单核算形式要求一切经济业务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总表编制记账凭单,据以登记总分类账。垦区实行这种核算形式具有代表性的农场是全面应用苏联会计核算形式的友谊农场。
  这种核算形式的优点主要是简化手续,适应性强,不仅工业企业可以采用,也适用于农业和其他企业。记账凭证可根据同类经济业务汇总编制,也可根据个别经济业务单独编制;既可逐日编制,也可定期编制。较传票核算形式有较大简化,使用更为灵活。这种核算形式账簿组织、账务处理程序见下图。
  三、凭单日记账核算形式
  这种核算形式也叫凭证整理单日记账核算形式,是由苏联介绍过来的,1955年曾在工业企业全面推行。农业企业如何运用这一方法,使之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要求,必须经过一段认真的学习、准备与摸索。为此,黑龙江省东北国营农场管理局于1955年1月发出“关于采取‘凭证整理单日记账’制……的会计核算形式的决定”。在九三荣军、通北、宝泉岭、二龙山四个农场从1955年开始重点试行,以便总结经验全面推行。



  这种核算形式的主要优点是:账簿组织严密,精减了会计凭证,只用带有“科目标签”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和无法取得原始凭证的内部转账业务使用的记账凭单三种记账凭证,能提供详细资料,也便于会计分工和快速编制会计报表以及有利于开展分析等。但也具有账簿数量多,且结构和关系十分复杂;难学难懂,要求高、分工细的缺点,只能适用于管理水平高的大型农场。
  这种核算形式账簿组织、账务处理程序见下图。



  在进行凭单日记账制试点的四个农场中除通北农场被点名通报外,其它三个农场均取得了初步成绩。特别是宝泉岭农场仿照工业部门的方法,经过1955年一年的试点制定和印发了《凭单日记账格式》和《凭单日记账说明》,并从1956年1户 1日开始在场部会计室正式实行。
  在《凭单日记账格式》中,设计了1—13号凭单日记账格式和内容。在《凭单日记账说明》中,首先规定了凭单日记账账户一览表和每号凭单日记账的账户名称;其次对每一号日记账的填制方法都作了具体说明。
  宝泉岭农场的凭单日记账有以下特点:
  1.取消了零星的记账凭单,设置了以序时记录和分类记录相结合的特种日记账核算一切经济业务,日记账本身即为累计的记账凭单,故称为凭单日记账。
  2.凭单日记账系按总账账户的贷方建立,并与各有关账户的借方相对应。各总账账户的借方业务分别反映于各按其对应账户贷方设置的日记账中。
  3.在凭单日记账中采用了简化的账户计划,并规定了各账户间一定的对应关系。
  4.若干账户的明细分类核算也结合在凭单日记账及其补助登记表中进行。在日记账或补助登记表中,明细分类核算数字系按照月份、季度和年度会计报表的指标分列,以便于会计报表的编制。
  5.总分类账一般根据凭单日记账直接过入。借方发生额按各对应账户设置专栏,分别反映;贷方发生额则以一栏总计数字予以反映。各期的资产负债表根据总分类账的期末余额及日记账和补助登记表中有关指标数字等进行编制。
  6.实行这种核算形式,便于会计部门的组织分工。当时宝泉岭农场会计室设有成本组、材料组和财务组。每个会计人员根据职责分工不同掌管一本或几本日记账,直至编制会计报表,最后交财务组归档。
  四、贷方汇总表日记账核算形式
  贷方汇总表日记账核算形式是在总结使用记账凭单核算形式,开始试行凭单日记账核算形式的同时,由东北国营农场管理局引进推广的。它既是记账凭单制的进一步发展提高,又是准备在凭单日记账和贷方汇总表两种核算形式取得经验后,选其一种在垦区全面推行。基于这种考虑,于1955年1月在作出关于重点试行凭证日记账制规定的同时,决定在红星、永安、萨尔图等场试行贷方汇总表日记账制。
  这种核算形式的账簿组织、账务处理程序见下图。
  这一核算形式与凭单日记账制比较具有下列特点:
  1.在账簿的格式内容和账务处理上,作了较大的简化。在所有日记账中取消了各种分析部分、借方核对部分及二级科目等专栏,单独采用了科目贷方设户,以反映某一科目的贷方的本月全部业务,并与各有关科目的基本部分发生对照关系。



  除第五号反映基本业务的日记账以外,其他的日记账格式都是比较简单而统一的。
  2.为了简化账务处理手续,和凭单日记制一样,对会计科目作了必要调整。合并了15个为7个,取消了1个。并为每一号日记账制定了固定的科目对应关系表。
  3.日记账采取活页式,每个贷方科目一月一张,每一张为一个号,共17号,是序时兼分录的联合账簿。每月末由财务会计一次据以计入总分类账。
  4.总分类账采用活页多栏式,以借方设户,每月根据各日记账内有关科目的借方发生额记入总账,以反映企业的资金来源,总账的贷方栏仅记入各日记账的贷方合计数。此外还具有不必根据日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并基本取消了所有辅助登记表。
  这种核算形式的优点,具有凭单日记账制所有的账簿组织严密、精减了会计凭证、便于会计人员分工和快速编制报表以及有利于分析等。由,于日记账格式除个别账页外,其余日计账格式基本统一,结构也较为简明,科目对应关系得以固定,便于会计人员学习和使用。这种核算形式仅仅试行了一年便被日记总账核算形式替代。
  五、日记总账核算形式
  从1956年开始,接受了友谊农场的经验,会计核算形式的选择上,经过四次变动和摸索,省国营农场管理厅决定统一实行引进的日记总账核算形式。1957年铁道兵农垦局制定的《填制会计凭证及登记会计账簿办法》也规定采用日记总账核算形式。
  这种核算形式的账簿组织、账务处理程序见下图。



  这种核算形式的主要特点是:
  1.将序时的日记账与总分类账结合在一起合并为一个日记总账,其中第一部分为序时日记账部分;第二部分为总分类账部分。
  2.日记总账是订本式,一个月一本,每月结账,编表后就更换一本,可以定期登记或不定期登记。
  3.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记账凭证正规。
  4.根据日记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5.使用收入、支出、转账三种记账凭证和凭证汇总单,借助于编制发生额明细 (对照)表,检查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的正确性。
  六、棋盘式总账核算形式
  棋盘式总账核算形式是在垦区试行凭单日记账制和贷方汇总表日记账制的基础上,吸取其中借贷科目纵横交错,具有便于了解资金来龙去脉的优点,摒弃表式繁多不一的缺点,在深入研究账户结构、记账方法后,宝泉岭农场又一次设计了棋盘式总账核算形式,在试行凭单日记账制之后,于1956年开始便在全场实行并在不断改进中一直使用到1966年。
  这种核算形式的账簿组织、账务处理程序见下图。
  这种核算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总账的纵向各栏反映账户的贷方,在最后各栏为本期发生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横向反映各账户的借方,纵横交叉的结果,反映“一借一贷”或“一贷多借”的记账公式。纵横交叉后在形式上类似一个棋盘,故名“横盘式总账”。总账为三折单页式。一月一张。在总账上印制借贷双方均将生产要素类科目排列在前,有小计栏以利于随时反应生产费用占用额,并方便生产费用表的编制。这种核算形式具有总账形式固定,易学易懂,便于账务处理,借贷纵横对照,一目了然,能及时反应资金周转来龙去脉,便于向各方提供信息等优点。



  七、科目汇总表(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形式
  到五十年代后期,垦区的核算形式基本统一使用科目汇总表(记账凭证汇总表)核算形式,这种核算形式的账簿组织、账务处理程序见下图。



  这一核算形式与其他核算形式相比较,其优越性在于简化了总账的登记工作。越办越大、经济活动越频繁的农场,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越来越多。有的会计核算形式或登记账目复杂,或凭证整理繁琐,而被由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日记总账或棋盘式总账的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所代替,最终应用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者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