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五十年代东北区国营农场管理局召开的农场成本工作会议

第五章 重要的财务会计工作会议

第一节 五十年代东北区国营农场管理局召开的农场成本工作会议


在五十年代,没有召开全国农垦财会工作会议。黑龙江垦区在东北区国营农场管理局组织下,召开了一些企业财会会议,主要有1953年的直属农场成本工作会议、1954年的两次财会会议。
  一、1953年5月直属农场成本会议
  东北区国营农场管理局在1953年2月8日的农场场长会议上提出改善经营管理,贯彻经济核算制问题。中心是贯彻执行定额问题。会议提出统一生产计划与定额,生产部门、生产队建立定额管理;供应部门实行定额供应;劳动工资按人员、劳动定额执行;加强成本会计工作,监督生产计划与定额的执行;试行计件工资,促进定额管理,1953年条件具备的农场选一个生产队试行。建立奖励制度,实行企业基金制(场长基金),对生产队实行超额计酬和降低成本奖。
  为落实这次会议提出的有关成本工作问题,1953年5月召开直属农场成本工作会议。会上传达讨论了中央农业部颁发的“成本计算规程(草案)”,并结合东北区国营农场情况作了补充规定:(1)由过去以农场为单位计算成本,改按队计算各种产品成本。(2)在计算队产品成本基础上,分别作物种类、作业程序(翻、耙、播等),计算各项总成本与作业面积成本。对第一作业程序中不同的作业方式(机械、畜力、人力)再计算不同作业方式成本。(3)由过去仅计算农业成本,1953年农场听有生产活动都要计算成本,包括畜牧业、林业、加工业的成本。(4)为适应上述计算方式的改变,会计组织形式将场部集中的核算改为作业区核算,决定在作业区成立核算组,配备会计员二人,统计员一人。
  垦区最早建立核算组是九三荣军农场。这次会议肯定并推广了九三荣军农场核算组的工作经验,为黑龙江垦区各农场建立基层经济核算制奠定了基础。
  二、1954年东北区国营农场管理局召开的两次财务会计会议
  1954年1月5日至11日东北区国营农场管理局召开国营农场计划财务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直属农场会计室主任、生产、基建、成本、材料会计。会议对 1953年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1954年度财务会计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布置了1953年决算编制和1954年财务收支计划及建账工作。这次会议属年度例会性质。
  1954年10月26日东北区国营农场管理局召开直属农场会计室主任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8个农场、9个畜牧场的会计室主任及主管会计人员。房定辰副局长作了报告。这次会议总结了两年来农场加强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工作的经验,制定修改了几项会计制度和成本计算方法,进一步推广应用苏联国营农场会计核算方法和经验。(1)进一步贯彻了经济核算制,有领导地开展以审查修改财务计划为中心的算细账运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不与民争地、花钱少、多办事、收效快”的方针,当年有13个农场盈利,上交利润99万元。(2)健全了财会机构,学习先进核算方法,改进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了财务会计工作水平。在成本核算上制定了《农牧场成本计算办法要点》,把计算分作物、作业程序、机械类别的全部作业程序成本,改为计算部分作业程序与机耕费成本相结合的方法;明确成本计算分工,规定场部综合计算实际成本,全面考核效率差异与价格差异,在作业区按内部价格核算成本,考核效率差异,在生产队进行定额核算;对农产品成本核算、畜;产品成本核算、机械修理保养、种子成本、有关生产费及企业管理费的摊销等有了明确规定;对辅助生产,规定汽车、马车运输单独核算,明确划分了生产与非生产开支范围,建立了非生产开支标准。在资金管理上根据生产特点,在年度计划基础上实行农业生产阶段和月份开支计划,按计划和费用定额支付资金,并依第四季度末库存量核定流动资金。固定资产实行使用保管责任制,低值易耗品实行“二·五”摊销,原材料实行限额领料。在会计核算上取消了传票制,应用“记账凭单制”。宝泉岭农场试用苏联的“凭证整理单日记账”。在会计报表方面规定财务报表按年、季报送,农业成本报表农业按年与阶段报送,增加了经济活动分析补充资料。(3)开展了经济活动分析。经济活动分析一般农场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制订好年度生产财务计划,并交有关部门及职工群众讨论、修改、落实,做到切合实际有群众基础;第二步每一作业阶段由财务部门与生产部门根据年度计划制订下达阶段控制指标,基层生产队编制阶段或短期计划,据以掌握实施;第三步对生产过程每一活动进行分析,从而发现与推广先进经验。这些工作由生产队统计员与作业区核算组进行,与劳动竞赛相结合,有力地促进了群众性的增产节约活动。每个作业阶段结束场部召开阶段经济活动分析会议,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表扬先进,批评后进。会上根据两年来财务会计工作的实践,对会计科目、会计报表做了修订补充,制订了大修理基金及修理厂管理制度,研讨了主管会计责任制和成本分析制度。这次会议对国营农场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黑龙江垦区各国营农场财务会计制度日臻完善统一,起步标准比较高,而且强调了会计核算与职工群众相结合,与农业生产特点相结合,强调加强经济活动分析,为群众性增产节约运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