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兵团召开的重要财务会议
第五章 “文革”时期垦区重要的财会会议
第一节 兵团召开的重要财务会议
就全国看,这10年的时间里财会工作会议不多,只有1972年10月份召开的“加强经济核算,扭转企业亏损会议”,规模较大,内容也较为丰富。这次会议之后,生产建设兵团的社会性支出和战备支出可以另立账目,单独考核,以和兵团生产经营区别开来,但仍然要计入企业盈亏之内。这一时期垦区的几次财务会议,主要是兵团召开的财务会议,都是在“文革”期间召开的,无不打上深深的“文革”政治烙印。
一、1968年兵团财务工作座谈会
兵团后勤部于1968年12月5日至11日召开财务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师、独立团、独立营的财务会计人员。
兵团颜文斌副司令员作了报告,要求大家要自力更生,节约闹革命。财会人员对国家负责,不能随便开支,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钱就不花。会上严厉批评了有的单位乱花钱,买高级乐器等违纪现象。
兵团后勤部冯映离副部长做了总结,强调兵团要充实会计队伍,要精兵简政。各级财会人员必须正确执行国家规定的标准制度。同时在财会制度方面明确了几个问题:会计科目、会计报表由兵团统一规定;福利费仍按工资总额的10%提取;固定资产折旧按固定资产原值提取6%,企业留30%,上缴70%。企业结余专用基金仍留企业继续按规定使用;农业税仍按国家规定缴纳;连队收入的现金应及时上缴,连队一律不准购置金库;流动资金按生产费用比例和必要的物资储备核定,具体标准另定。
这次兵团财务工作座谈会是兵团成立后第一次财务会议,当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提出财会队伍人员不纯、不齐、不力的状况很严重,要使财权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派手里等问题。把原来农场财务科改为供应股,由现役军人任供应股 (科)长,做具体工作的仍然是原农场的一部分会计。会议在财务规章制度上仅提出了一些简单的要求,再加上部队带来的供给制办法,这次座谈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兵团财务管理和经济核算的问题。
二、1969年兵团第一次财务会议
到1969年底,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运转近两年时间,在“大家都有了不少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召开了“兵团第一次财务会议”。过去在野战部队时,钱是一分一分的算,粮是一斤一斤的算。现在兵团的钱是一万一万的算,粮是一吨一吨的算,数字大了,责任更大了。“大家深深感到管理这样的大型农业企业,缺乏经验,对这个问题重视不够,抓的也不狠,目前比较混乱,主要表现是不重视经济核算”。
会议于1969年12月8日至15日在兵团二师(现宝泉岭分局)召开,由兵团刘竹轩副司令员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各师、团供应科(股)长,部分省属农场的财务负责人也参加了这次会议。
会议主要内容是研究下一年财务管理怎么搞,如何解决亏损问题,重点是集中财权和核算问题。在财务管理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财权过于分散,该统的没统住,该管的没管好,收入松着手,开支敞着口,谁都有权批钱。解决的方法首先要认识财权的重要性,坚持“党委当家全军办后勤”,依靠群众管理好财务,要实行经济核算,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财务规章制度,加强计划管理,定标准、指标、各种费用,如工资、种子、肥料、油料、工具以至于杂费都要有标准,不准乱开支。
会上讨论研究了《兵团生产财务管理试行办法》,建立团连两级财务制度,建立劳动工资、物资消耗定额制度,建立经济民主管理制度,团、营、连建立有群众参加的经济委员会等内容。
会上有10名刚做会计工作不久的知识青年和多年作财会工作的老会计人员介绍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经验。
兵团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认识到管理企业与部队供给制办法不同,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又必须体现以阶级斗争为纲,批判“修正主义”路线。会议为恢复兵团正常的经营管理工作,当时拿出这样一个试行办法和其他一些制度,也是难得的。
三、1975年兵团财贸工作座谈会
1975年12月兵团召开六个师和二十一、三十一、五十四团参加的财贸工作座谈会。中心议题是财贸工作如何配合农业学大寨,为兵团农业学大寨服务,建设大寨团问题。这次会议是业务会议,仍具有浓厚的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色彩。会议提出:
1.财贸战线本身要学大寨,搞好基本路线教育,大批修正主义、资本主义,大干社会主义。
2.抓好财贸战线两个阶级、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坚持社会主义阵地,保护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继续批判“利润挂帅”、“奖金挂帅”、“工分挂帅”、“业务挂帅”的修正主义路线。
3.坚定为普及大寨团服务的思想,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群众,对财务工作要因地制宜,送钱下连队,结算下连队,反对“关门算账”的账房作风。
4.认真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资金要80%投到农业生产上,加强资金管理,加速资金周转,压缩非生产支出。继续搞好“扫仓库”,调剂处理多余物资,减少资金积压。
5.建立与健全经济核算制,加强企业管理,限期扭亏,增加社会主义积累。大寨团都要盈利,对亏损单位要发动群众揭露矛盾,采取措施,限期扭亏。
6.切实执行“艰苦奋斗、勤俭办场,”的方针,大力压缩非生产开支。农业成本要降低,畜牧业要扭亏;降低原材料消耗,杜绝辅张浪费。
7.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工作,按编制配齐财会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财务部门要当好党委的参谋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