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忆财会人员的管理及业务建设

忆财会人员的管理及业务建设


             忆财会人员的管理及业务建设
                     李明武
  勤得利农场于1958年开荒建场。在刚刚开荒建场的几年里,财务科领导未配齐,加上队伍新、业务重,抓好会统人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成为当时经营管理工作的大事。
  业务建设是搞好农场经济核算的基础,抓好会统人员组织建设又是业务建设的保证。农场是基层企业单位,担负着为国家生产农产品和积累资金的重任。企业搞经济建设,不抓经济效益不行;抓经济效益不加强经营管理不行,加强经营工作不开展全面经济核算不行;搞核算离开会统工作不行,会统工作在企业管理工作中占居重要地位,但当时对会统这门独立经济技术科学的认识并不清楚。在“文革”前,由于农场较小,会统人员少,组织和计财部门还能共同研究,协商会统人员的调动、使用等问题,很少进行业务培训和在政治思想方面给予关怀。在一些人中认为财会人员走白专道路,单纯业务观点等,在会统人员中党、团员少。所以,有的会统人员深有体会地说:“我们是一个算盘、一支笔,干到老也没出息”。在“文革”期间还有的农场不把会统人员作干部管理,在连队归后勤排长、司务长、文书领导。会统工作处于什么地位,便可想而知了。财务主管部门也是只管业务不管人,连队会统人员调动频繁,“包包账,堆成堆,换人有人配,账乱无人问”的现象屡见不鲜,年终决算,总账、明细账、报表三不符的现象常常发生。
  1976年恢复农场以后,我们认真总结了以往的教训,认识到农场财务工作好坏的关键在财务科,而财务科工作关键就是能否把会统人员真正管起来。实践证明,业务主管部门只管业务不管人、业务也管不好。会统人员、业务工作一起抓,是农场搞好会统工作的有效措施。使农场会统人员的管理真正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结束了想抓抓不住,想管管不好的局面。具体作法是:
  首先与组织部门协商好,明确管辖范围。分场主管会计、综合统计以上人员的变动由计财科提出方案,与组织部门共同研究提交党委决定。基层单位会统人员由计财科提出调配意见,再到人事部门办理调转手续。会统队伍人选一律通过志愿报名,统一报考,择优录取,量才使用。对人选、出题、考试统由计财科办理。其次计财科有专人兼职负责会统人员的政治思想情况和业务考核工作。对工作调动、晋职、晋级以及个人生活困难等实际问题均予以关照。多年来财务科提出的意见,基本上都得到场党委的采纳。再次,业务部门与组织、科技部门协商好,共同作好会统人员的业务考核,技术职称评定工作。统一组织业务学习、考试每年不少于一次。平时工作考核,计财科由专人管,建立专业人员技术档案,统一组织考试的成绩均记入本人技术档案。
  我们不仅关心会统人员的业务成长,更重要的是关心这些人的政治思想的进步,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增强政策观念,把关心政治思想同关心生活,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从政治到生活,从学习到工作,就连吃、住、请假、探亲、结婚、生孩子等全都管。如1978年调资,场党委就是听取了计财科提议把在生产队认真工作而受名额限制未调工资的两名老会计和四名新会计提了级。这些措施的结果,使会统人员的人心和计财科贴近了,贴紧了。他们有啥事能随时向计财科反映,把业务部门当成自己的“娘家”。有的连队有违犯财务制度的人和事,他们毫无顾虑的向科里反映,真正起到农场计财科在各核算点上的“尖兵”作用。对那些自己有要求而又具备了党员条件的同志,积极建议基层党的组织吸收他们入党,帮助他们早日实现自己愿望。
  我们还坚持按会统战线每年开展一次先进工作者的评比工作,计财科根据平时业务工作和会统报表情况,结合财务检查好坏,评出好的单位及个人,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资奖励。对突出的推选到农场受奖行列,这些奖励也记入本人技术档案。
  勤得利农场近十年来,耕地面积由原来不足20万亩,一跃扩大到90万亩。核算单位由原来30几个增加到116个,1978年前全场会统人员80%以上是城市青年。知青返城后整个会统队伍处于瘫痪状态。我们针对现实,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了以老换新,以师带徒,“两下两上”的方法,解决了当时会统人员缺额多的困难。所谓“两下两上”是由在农场高中毕业生中(18岁左右)招考,先到农业生产队向会计学习具体业务,以师带徒学习一年,然后集中办班一个月,再下去实习一个生产周期(一年左右),再上来办班学习理论。这样经过两个生产周期后,进行考核,成绩合格分配作会统工作,不合格的继续培养。从1974年到1981年采取这种办法,用了七年时间办会计学习班12期,共1 430人次;出纳学习班三期,350人次;统计学习班六期,840人次。前后共培养出会计141人,出纳116人,统计164人,共计 421名会统人员。这些人中有一部分目前已达到中等专业水平,有的人已经当上了师傅,成为农场会统战线上的主力军。
  为了充实财会队伍,1980年在职业高中成立了一个会统班,招收52名学员,由计财科负责讲课,学期一年,再到生产队实习半年后分配到基层工作。这样不但满足了正常需要,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的机动人员,可以随时补缺。
  担任多年财会业务领导工作使我体会到:你的下属是否为你这部门负责,首先看当领导的是否为下属负责,从政治、业务到吃、住、行关心他们,有益的事先想着他们,工作上指方向,教方法,摸清下情,对症下药,以理服人,使之口服、心服,心服方可取心,领导和同志们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1996年于建三江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