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我所经历的会计核算的变革

我所经历的会计核算的变革


               我所经历的会计核算的变革
                      郑 毅
                     自1952年东北军区政治部解放一团改为国营宝泉岭农场时,我就开始从事农场的会计工作。1966年前在宝泉岭农场,1967年至1984年在七星农场,在七星农场副场长的岗位上离休。从事农垦会计工作33年,离休后又在农场工业单位帮作会计5年。在三十多年的会计工作中,有春风得意的快慰,也有挫折失意的沮丧。现就几个历史阶段的会计核算工作,谈一点个人的感受。
  我国在建国前,是一个小农经济为主的大国。农业上是自给自足经济,没有大农业,就更谈不上农业的会计核算了。新中国成立前后,在东北办了一些以荣军为主体的机械化程度极低的农场。宝泉岭农场在建场前,于1950年7月从苏联购进第一批农机具,计有斯特兹、纳齐拖拉机7台和部分犁耙。1951年又购进C—80拖拉机8台,纳齐7台,C—4康拜因4台。当时拖拉机以开荒为主,只用3台机车播种小麦,大面积的大田播种,主要靠人力去完成。1952年购进C--80拖拉机21台,德特—54拖拉机11台,C~4康拜因22台,C—6康拜因6台及大批农具,至此机械农场才具雏形,像个机械化农场了。机械化农场的会计核算提到了日程,怎么算呢?中国历史上没有可借鉴的东西。当时,在政治上是“一面倒”,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机械是从苏联进口的,在机械化农场的会计核算上,自然是向苏联学习了。头几年是把苏联的那一套核算办法,全部搬过来使用。给我印象极深的是突出成本计算,其方法极其复杂繁琐,会计科目多达70多个。
  在农业的成本计算上,规定算人力作业费、畜力作业费、机械作,业费。特别是在机械作业费的计算上,按不同的农田作业项目和使用不同的农机具分别设户计算。如同是翻地,不同型号的机车,或是同型号机车牵引不同的犁铧数,要分别设户计算。年终再将各项作业费用,分配到受益的作物上去,在各作物的成本单上要反映出所有各种作业的成本。
  在畜牧业上,当时猪多是通栏饲养,却要搞分群核算。计算各畜群的饲养日成本。没有地中衡,也得结算公斤增重成本。养鸡几千只,年终要求实地盘存。一群鸡乱七八糟的没法查,幸而姜会计用农业查种子的计数器,在鸡出入口处,将鸡由室内赶向室外,用计数器把鸡数查清了。
  当时计算工具比较简单,除用算盘外,全场只有一台手摇计算机。成本会计们不得不一天天摇啊,算啊!新年、春节到了,农场多放几天假,同时有各种大型文艺活动。会计们可苦啦,一入十二月份,休息天加班,每天晚上加点,什么文艺节目都不能去看。忙啊,算啊! 当时规定年终45天,提出年终会计决算。可是常常不能按照要求提出。记得我有一次去省农场管理厅送报会计决算,把决算交上了等待审查,这可轻松一下,好容易到大城市哈尔滨来一趟,到街上去看看电影吧!到影院窗口买票,说不卖男同志,为什么?答日:“三八妇女节”只接待女同志。这才知道,已到三月份了。成本会计忙,业务量大,可在待遇上略高一些,其工资可高出财务会计一个等级。
  会计们忙了一年,会计决算钉成很厚的一大本,到头来有几位领导认真看了,指导今后的工作了呢?那几年脱离农场实际的核算,也难怪领导不愿看,束之高阁吧!
  大跃进开始了,农场的会计核算工作也不能不跃进起来。繁琐哲学那一套不能适应大跃进的需要了。跃进吧,把70多个会计科目,一下子砍掉五、六十个,只留用十多个。成本计算也被砍的不成样子,只搞五业核算。多年来在农业生产中为主要核算对象的小麦、大豆、玉米,也不单独进行成本计算了。理由是,小麦、大豆、杂粮播种面积的比例,是以合理轮作为依据的,是由价格,利润所决定。因此,分作物名称进行成本计算,似无必要。利润高的不能多种,亏损的也不能不种。农业上算大账就行了,这样一来,领导上要有关成本资料,什么也拿不出来。加上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农场严重亏损。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和农场管理上的需要,又逐渐恢复了正常的会计核算秩序。
  1965年农垦部鉴于农垦发展的需要,想制定一套全国农垦的统一的核算办法,从各垦区、农场抽调部分会计人员组成调查研究小组,并请大专学校讲师、教授参加。赴垦区农场进行调查,然后集中研究制定。我省有韩文成同志和我参加了。历时九个月,新制度制订出来了,当年12月在无锡市召开全国农垦财会工作会议,传达布置执行。
  新制定的会计制度,比较突出了财务管理。农牧业的成本计算规程,成本项目,都比较适合当时农场管理的情况。历时半月,会议结束了,参加会议人员满怀信心想按新的财务制度、成本计算规程的要求,回去大干一番。不幸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无锡会议所制定的财务制度,成本计算规程,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农垦财会工作的历史,也跟政治形势一样,一波三折。刚刚迎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不久,我又赶上了离休的岁月了。但愿天长久,再不要折腾。
                               1996年4月于佳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