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传染科
第三节 传染科
1970年1月建科。分结核、传染两个病组。1974年由于退还农机校房舍,缩编成隔离病房,1978年3月隔离房撤消。1983年4月,组建布病专科病房成立感染科。1985年5月,在调整内部床位的基础上,增设传染病房,从而组成传染病科(结核病床附设干部分闲置的布病病房内)。
传染科历任领导人如下:
副主任 张绍卿 l970.Ol—1977.04
主 任 张绍卿 1977.04—1979.07
副主任 赵大夫 l974.Ol—l977.11
宗湘泽 l977.04—1977.11
王致忠 l981.01—l982.02
负责人 孟月芝 l983.04—1983.06
主 任 回健人 1984.08—1986.08
张绍卿 1984.08—1986.08
副主任 徐兴江 l986.08—l990.10
主 任 李福兴 1991.10—至今
床位33张,工作人员l8人。
1970年成立时,以收治结核病为主,后来收治流脑,重症肝炎及流行性出血热等。
1983年组建布病专科病房时,受到了国家和省地办、省防疫站、北京流研所、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以及总局卫生防疫站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国内著名专家:陆士良、尚德然、舒光亚、吴从雅、黄志雄等先后来院检查指导工作,国家地病办还以(84)40号文通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向医院转送布病病人。
布病病房组建以来,先后收治本垦区、本省及宁夏、内蒙、辽宁、新疆、云南、广西、安徽、甘肃、河北、吉林等省市、自治区的布病病人达l 369人,取得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尤其是对病人的细胞免疫状态、血清学试验状况作了严密的观察。“PI疗法”治疗慢性布病的科研成果,获得总局科技进步奖,其论文于1985年11月,在WHO日内瓦布病会议上交流。《多项法判定布氏菌素皮试结果的研究》1991年获总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与此同时,完成一项《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急性布病的临床观察》新项目。
从1985年重新收治传染病以来,先后收治出血热、流脑、伤寒、菌痢、肝炎等传染病人716人次。
建科以来,撰写论文27篇,完成《实用临床布鲁氏菌病》论著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