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外三科
第十一节 外三科
外三科即骨科,建院初期统属外科。1970年2月独立成科。
历任主任、副主任
副主任 张仲友 l970.03—l972.10
主 任 张仲友 1972.10—1975.11
副主任 李 铭 1978.O3—1984.12
主 任 李 铭 l984.12—1994.12
副主任 董春芳 l986.08—1994.12
主 任 董春芳 1994.t2—1998.05
副主任 史有志 l996.O8—1998.05
主 任 史有志 1998.05—至今
外三科原有床位42张,工作人员l9名。现有工作人员l0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
科内装备有各种牵引床及30mA移动式x光机。1979年自制人工肱骨头置换成功,相继开展脊柱、四肢及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各种内固定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各种矫形手术,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减压植骨手术已达较高水平。1981年以来,开展显微外科,如断指再植的成功、多种带血管的组织转移及移植术。带血管髋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已获总局及省科委科技进步奖。后又开展了胎儿软骨移植及人工全髋双杯置换术等。进入90年代以来,骨科发展较快,在不断提高治疗创伤、骨折、骨病、肿瘤等技术外,重点放在了创新和科研方面。做到了把国内外最新的科技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引进并发展提高,扩大到临床应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进行前路扩大减压植骨的技术已达到或超过省内先进水平。应用各种椎弓根钉治疗脊柱骨折、脊椎骨脱;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脊髓肿瘤;应用外固定架治疗复杂性骨折都保持省内先进水平。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水平,从l985年以来逐年提高,效果非常满意,费用低、创伤小、治愈率达98%,形成了科室优势专业项目,在省内也占有相当的优势。多年来,抢救大量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在97.5%以上,数例严重扎伤,股动静脉刀伤,甚至感染气性坏疽都治愈出院,受到国内专家的称赞。
在科学研究方面,应用“硅胶管在周围神经损伤留有间隙套接”技术,l995年获总局科技进步一等奖,l997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已列为“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定为下一个攻关项目。综合利用骨诱导和再生技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997年到l998年已治疗9人10髋,取得满意疗效,并被立题。
由于全科同志的共同努力,曾先后被哈尔滨市和总局评为卫生先进单位,“二五”普法先进集体和科技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