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章下序

第二章 开展建设文明医院活动

章下序



  党的十二大,在提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宏伟纲领的同时,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紧密相联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提出来,给了全院人员极大教育和巨大鼓舞。从1983年开始,总局在历年开展医院对口检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文明医院竞赛评比活动。经过整顿全院同志以牡丹江管理局中心医院为标杆,学先进、找差距、订措施、见行动,奋起直追。当年11月,经总局全面检查,以加强科学管理、端正医德医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为中心,在院容院貌、医院秩序、医德医风和医护质量四个方面,都已达标,名列垦区第二。1984年1月,在垦区卫生工作会议上,被授予总局文明医院称号。
  1984年,省卫生厅制订《省级文明医院评比标准》并要求全省各级医院开展创建《文明医院》竞赛评比活动。总局卫生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开展创建文明医院、文明单位,要贯彻省卫生厅l06号文件精神,以块为主,主动接受市的领导。从此,总医院即按省级标准纳入评比序列。为使此项工作全面开展并能立足基层,收到实效,当年1月,院党委和院行政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科室活动的决定》,成立了以院长李修植为组长的建设文明医院领导小组,设立了建设文明医院办公室,制订下发了文明科室竞赛的内容和检查评比的标准。创建文明科室、文明医院的竞赛活动,从此在全院范围开展起来。经过一年的努力,抓院容院貌的改善,抓工作秩序的改进,抓医疗质量的提高,抓服务态度的优化,抓经济效益的增长,年终总评有21个科室被评为文明科室,达到科室总数的64%。经省卫生厅检查评比,被评为《省级文明医院》,并一直保持到l989年。附:
          建设文明医院、文明科室活动成绩表
  表9—l



  此后,文明科室、文明医院的检查评比不再进行,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工作和活动,继续广泛、深入开展。1991年以后,医院实行分级管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建设物质文明同步进行,把医院建设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在创建文明科室、文明医院活动中,首先建立了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1984年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各党支部还成立了评比领导小组,科室设立文明科室活动检查员,负责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评比检查登记工作。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以职能机关为主,按业务范围组成检查指导组负责具体的考核,由文明办综合汇总。建设精神文明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的人员,根据人事变化及时调整。l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后,根据中央的精神,成立了以院长、书记为主任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和相应的办事机构,组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开展文明科室竞赛活动,目的是在干部、职工中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养成社会主义医德医风,改进医院管理,创造整洁、肃静、舒适、安全的治疗、休养环境,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力量。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逐渐形成了完整的《文明医院标准》。按标准进行检查评比打分,以分计奖、按分评选,把文明科室的成绩高低与奖金挂钩,调动了参与的积极性,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1988年以后,医院改革不断深化,尤其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较有成效。在抓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持抓精神文明建设。在实施的《岗位技术经济责任制方案》中就包括了建设精神文明的内容。如l990年的《岗位技术经济责任制方案》,把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和完成任务的三优一好作为实施责任制的首要内容进行考核。l997年在实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后,综合目标考核标准规定有五项考核细则,主要考核内容,仍然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医院已经经常化、制度化,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医院的有效手段,对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开展建设文明医院活动,着重是抓好以下环节:
  一是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对理想教育、医德教育和医纪教育常抓不懈,立足于提高全员的文明素质,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二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解决脏、乱、差问题突破,核心是提高医疗质量。为此,医院的全部工作必须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
  三是适应改革的形势,正确认识院情,既要发扬医院固有的优势,又要重视信息,重视人才培训,重视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在开拓创新中不断倾注医院发展的活力,增添医院发展的后劲。
  四是在实行院长(科主任)负责制的前提下,要使党政领导各自归位,既要使院长(科主任)充分行使行政上的决策和指挥权,又要使党组织充分发挥监督保证作用。院科两级班子都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心协力,率先垂范,严格管理,促成惯性运行。
  多年来,由于领导重视,组织措施得力,全院员工协力奋进,使建设文明医院活动,广泛深入扎实持久向前发展,达到并一直保持了省级文明医院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