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旧院区的整修
第二节 旧院区的整修
1969年5月筹建兵团医院时,兵团曾确定一个建院方案,拟在原农机校主楼后面续接四层楼,扩建成一座工字楼,并编列了40多万元的预算。因当时战备形势紧张,上级对选址问题有考虑,筹建一度停止。9月份以后,仍确定在原址建院,兵团副司令员颜文斌指示“以能收病号为主”,于是,确定只进行修建改建。1969年主要是改建原农机校不适合医院使用的部分房舍:改修手术室、血库、建洗衣房、修锅炉房、打间壁、盖门斗和偏厦,同时购置了一些设备。
当时由兵团后勤部副部长冯映离坐阵,成立了建院班子,成员包括石世凤、谷珍、王金德、张文遐、赖有恒、刘洪印和孙继华等,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
参加施工的单位,有兵团五师战备连(徐万贵带队)和独立三团的一个连队(沙命先带队)。
1970年,为逐步扩大收容,院党委决定,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进行一些修建工程。春季修了传染科、锅炉房、主楼、l、2、3、4舍和传染科楼粉刷,制作和购置了部分门窗桌椅和板床,相继修建了太平间、解剖室和危险品库。从6月29日到8月3日,全院同志集中力量参加修路,在哈市交通局公路处的大力支持下,抢晴天、战雨天、顶烈日、澨热汗,修筑了院内6000平方米的柏油路和主楼前广场。修路预算需60000元,实际只花施工费6000元。
当时,院长刘恩爽为总指挥,院务处处长石世凤负责具体计划实施,各科包任务,领导带头参加劳动,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劳动热潮。
当年,全院同志还挖成l0米深的战备坑道4条,计230延长米。
1971年秋冬,主要是改建医院俱乐部。将原农机校l4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间壁出l 000平方米,将水平地面改成25度的斜坡,土方量700立方米。也是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把任务分配到各科室。按日均参加劳动250人,计28天,共计投工l400个,扩大舞台和室内粉刷装修由本院木、瓦、水、电、暖工人承担,只是花了一点材料费。l971年春节期间,在俱乐部放映了电影,上演了节目。俱乐部的改建完成,为全院职工提供了一个集会和娱乐的场所。
当年,还进行了教室的维修,保证了医训队的开学。
1972年,全院同志共参加3536个工日的义务劳动,扩大了水泵房,修建了一座400平方米的永久性菜窖,还完成了易燃品仓库等项目。此外,连续三年承担哈尔滨市防汛指挥部下达的抢修防洪江堤的任务,共完成200延长米,土方量10000余立方米。
建院初期的建院劳动,不仅初步改善了医院的物质条件,而且锻炼和养成了艰苦奋斗,勇于拼搏,顾全大局和无私奉献的作风。这是对解放军优良传统作风和北大荒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