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白天鹅”展翅高飞
让“白天鹅”展翅高飞
——回顾总医院的院区卫生和绿化工作
王志国
1986年10月13日,省城哈尔滨阳光明媚,省展览馆剧场座无虚席,哈尔滨市卫生系统“三杯一佳”评比总结表彰大会正在这里召开。总院石世凤副院长代表省农场总局总医院在主席台前双手捧起“优美环境白天鹅杯”时,会场内掌声四起,经久不息……。
当《黑龙江日报》和《哈尔滨日报》分别报道,省农场总局总医院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的“三杯一佳”竞赛评比中,荣获省级医院组“优美环境白天鹅杯”时,人们都感到惊奇,这家医院建起新院区仅三年的时间,卫生环境发生了如此的变化,真叫人不敢相信。而这毕竟是事实。这事实的存在,正是总医院的党委领导全院职工,发扬北大荒人精神,无私奉献,艰苦创业而结出的硕果。
每当我步入整洁优美的院区,特别是见到这奖杯的时候,心情很不平静,都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在医院负责院区卫生和绿化工作的昨天和辛勤劳动的日日夜夜。
1983年在医院医疗主楼还没有竣工,附属工程在分期交付使用时,医院当时的环境脏、乱、差严重。有诗为证“残土垃圾连成岭,坑洼积水多蚊蝇,杂草丛生无树木,雨天泥泞路难行”。为了迅速改变院区的环境,院党委把卫生绿化工作纳入日程,根据院区整治总体规划的要求,一手抓建院开诊,一手抓卫生绿化。医院及时成立了爱卫会和绿化委员会,经领导研究决定,治理整顿院区环境卫生和绿化工作由基建办公室移交院办公室负责。这样这两项工作就由我来组织落实了。随后便组建了院区卫生清扫队,并制定了卫生“六结合”工作制度,做到了晨清扫,日保洁,日产日清,保证了院区环境的清洁。
经全院职工的几年努力,截止1987年7月,全院职工参加义务劳动32000多人次。党委副书记梁从武亲自带领机关干部在院区清运垃圾残土,共运残土、建筑垃圾8000立方米,回填好土4000余立方米,平整场地11000多平方米,修筑各种道路21000余平方米。
医院全体党员干部参加义务劳动近千人次,修造花格墙、月亮门、六角凉亭、十字凉亭等。党委书记王公礼和副院长石世凤亲自指挥绿化工作,全院上下一起动手,先后栽植乔木、灌木、针叶、阔叶等7个品类,28种树木,计29000多株,在栽植树种和层次配置方面,达到“以绿为主、三季开花、四季常春”的要求,真正实现了“冬有青、夏有荫、秋有果”的绿化树木栽植,树木成活率达到95%以上。
为了加速院区的环境美化、彩化工作,修建了永久性花坛和雕塑,架设金属围栏2500延长米,修各种步道板2000平方米。1984年4月3日。从五大连池运回4卡车火山熔石,在医疗主楼前修造了巍峨壮观的假石山,给院区环境美化又添一景。同年还修建了312平方米的花窖一座,当年就培育40余种,1500多盆盆花,栽植的各种草花二万余株,种植各种草坪300多平方米,院区绿化、彩化面积达到51000平方米,院区绿化复盖率达到88%。对这些大量的工作,院领导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并实行“六包一奖”的方法加以推动,使院容院貌在短短的几年里焕然一新,一座“平坦光洁柏油路,有树有花有草坪,月亮门内风景美,假山雕塑小凉亭”的花园式院区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给休养员创造了整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为垦区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自1993年以来,总医院连续三年被评为南岗区、哈尔滨市、黑龙江省的卫生文明单位和园林绿化先进单位。1984年黑龙江省卫生厅命名为省级文明医院。1985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授予“全国农垦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l986年总医院在哈尔滨市卫生系统“三杯一佳”竞赛评比中荣获“优美环境白天鹅杯”。回顾自己过去几年在总医院的工作,没有辜负党组织的期望与院领导的重托,因为我意识到我所干的事,是为了医院的建设,是垦区的事业。我衷心地祝愿,我工作过的地方——省农场总局总医院建设得更美好,原“白天鹅”展翅高飞,愿垦区的事业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