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社区警务

第四章 防控

第一节 社区警务


1997年,在以人事制度改革和警务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垦区公安改革工作中,进行以警务区建设和实行社区警务运行机制为重点的警务制度改革。在警务制度改革中,撤消原有的派出所,将辖区分为若干个警务区,将警力摆在一线,实行每区一警,一警一片,一警多能,警力下摆,实现了以社区警务为载体,强化防范工作,以创建安全文明小区为突破口,整体防控网络建设得以强化;以现住地管理为原则,严密了人口管理;以属地管理为原则,理顺了治安管理体制;以110 报警服务台为依托,提高了接处警水平;以治保会和各种群众自治组织为纽带,深化了群众工作。1999年,为进一步深化警务制度改革,垦区公安局出台了“打、防、控”一体化建设新举措,进一步转变了各警种“单打一”的不利格局,充分发挥各警种职能作用,进一步实现了刑侦、治安相互配合;前线、后方有机协调;机关、基层步调一致,合力打击,积极防范,严密控制的“打、防、控”一体化的新格局,更大程度地把握了治安管理的主动权。2001年,全国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垦区公安局制定了《黑龙江省垦区“严打”整治斗争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整治工作的任务、目标、重点、工作措施等,将有关工作责任具体落实到了治安、户政、派出所(警务区)等各有关警种和部门以及责任区民警的身上。2002年4 月26至27日,在哈尔滨市召开了“垦区治安工作会议”,会议重点是执行公安派出所等评比实施细则和公安派出所工作规范的准备工作;规范社区警务建设,进一步促进“打防控”一体化建设方面的典型单位、典型经验和具体做法,如何做好“严打”整治工作等。这次会议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工作明确了任务目标,同时为派出所等级评定和派出所工作规范的开展奠定了基础。2002年7 月2 至4 日,在农垦宝泉岭分局江滨农场召开了“深入推进严打整治斗争暨保安队伍建设现场工作会议”。会议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严打整治推进会议精神和在全垦区开展保安服务工作的思路和经验介绍,加快保安队伍建设的步伐。
  2002年9 月14至15日,在农垦建三江分局召开了“垦区社区警务区建设建三江现场会”。会议全面回顾、总结和交流近年来垦区公安机关从设立警务区、种好“责任田”,深化警务制度改革,加强派出所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加强和改革公安派出所工作,大力实施社区警务战略,进一步推进垦区公安队伍规范化、正规化的工作规划和奋斗目标。
  为进一步贯彻省委、省政府“严打”整治推进会议精神和关于认真做好党的十六大期间安全保卫工作要求,2002年10月22至23日,在农垦红兴隆分局召开了由各农垦公安局主管治安、国内安全保卫工作的副局长、治安大队长、国保大队长、治安支队、国保支队领导参加的“党的十六大安全保卫工作暨严打整治专题斗争”推进会。会上,各农垦公安局主管副局长根据7月2 日宝泉岭江滨农场现场会议统一安排和布置,分别对继续推进“严打”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治爆缉枪”工作,加快保安队伍建设步伐和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六大期间安全保卫工作各项任务和措施及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和习练者加强打击、控制、教育、转化等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汇报。
  根据《黑龙江省公安派出所工作规范》的要求,省公安厅对全省公安派出所主要基础业务台账进行统一规范,建立了《接处警登记簿》等13种业务台账,现已全部发放各基层派出所(公安分局),2002年7 月1 日起全省公安派出所统一实施新的基础业务台账。同时为对其它40余种业务台账和基础档案进行了全垦区统一式样和种类。并起草、编写了《垦区公安派出所规范化工作手册》及治安、派出所业务培训和民爆物品、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岗位培训教材11本(套);制定了垦区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工作规范、评定档案、综合材料等相关的实施方案、警务规范、内务建设等20项制度,等级评定若干规定以及相关的软件等。
  2002年11月,根据省公安厅关于转发公安部《关于做好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垦区各级公安机关对公安派出所的所有考核评优工作都要纳入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并按照公安部《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办法》和省公安厅的《实施细则》执行。
  2002年度,经各农垦公安局自评推荐,垦区公安局公安派出所等级评定领导小组组织考核评定,垦区公安局评授绥滨公安分局(派出所)等13个公安分局(派出所)为三级公安派出所,并颁发等级标牌;建三江农垦公安局前进分局、宝泉岭农垦公安局二九○分局、九三农垦公安局嫩江分局、绥化农垦公安局嘉荫分局等四个公安分局(派出所)被省公安厅评授为全省二级公安派出所;红兴隆农垦公安局南横林子分局被公安部评为一级公安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