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学习毛著运动
第四节 学习毛著运动
建厂初期,党委把群众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运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职工学习,号召职工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活学活用,立杆见影。
当时,建厂工地的条件比较差,上有青天一顶,下有荒原一片,住帐棚,吃粗粮;土方工程量大,施工机械化程度低,完全靠手挖肩扛。职工编了这样一个顺口溜:“挖不完的沟,流不完的汗,吃不完的高梁米饭”。针对建厂中的困难条件,党委组织职工学习“老三篇”和“两论”,即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和《矛盾论》、《实践论》。以张思德、白求恩和老愚公为榜样,发扬大庆人“两论”起家的精神,克服困难,精益求精,苦干大干。在艰苦的会战工地上,就是靠职工的觉悟,靠职工的拼搏精神,加速了化肥厂建设的步伐。为了总结学习经验,交流学习情况,1969年9 月,厂召开了首届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讲用会,郑德连等十几名同志在会上介绍了经验,树立了造气车间“铁姑娘班”大学促大干的先进典型。1971年10月,《兵团战士》报记者,还以《一场和帝修反争时间的战斗》为题,发表了反映化肥厂建设面貌的专篇报道。化肥厂从1970年4 月破土动工,到1974年9 月29日出尿素,用四年多一点的时问,基本完成了化肥厂的建设任务。这在当时“文革”动乱的情况下,建设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粉碎“四人帮”以后,《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在全国发行。厂组织了庆祝游行,并且及时组织全厂职工学习,做到了《五卷》人手一册,要求干部和有阅读能力的工人,都要通读一遍。厂有学习计划,支部有学习安排,职工个人也有学习进度,在全厂掀起了学习《五卷》的热潮,涌现出许多学习《五卷》的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在此基础上,于1977年9 月,厂召开了“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集体、积极分子大会”。会上,医院、合成、检验科三个党支部,造气钳工班、机加车工班等十七个班组,知识青年赵国平、老工人姜守谦等四十七名积极分子,受到了表扬,有的先进集体和积极分子,还在大会上介绍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