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学大庆运动

第六节 学大庆运动



  大庆是工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早在六十年代,大庆的“命加拚命”的精神,大庆“两论”起家的基本功,大庆严谨的科学态度,大庆办工业的经验,就已成为工业战线学习的榜样,大大地推动了工业战线的发展。浩良河化肥厂,是七十年代初开始建设的,又隶属石油化工系统,因此从建厂起,就举起了“工业学大庆”的旗帜,把大庆的道路作为建厂的道路。
  在“四人帮”横行时期,大庆工人针对“四人帮”的破坏,提出“大干社会主义有理,大干社会主义有功,大干社会主义光荣,大干了还要大干”的口号。厂党委号召全厂干部、工人和家属,以大庆人为榜样,发扬“四个大干”的精神,在上有青天一顶,下有荒原一片的穷山沟,争时间抢主动,大打建设化肥厂的大会战。1970年4 月,机运连全体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发扬大庆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为了会战的需要,在马棚里闹革命,把破旧的马棚改造成机件加工车间,搭起了烘炉,安装了车床,加工机械零部件,供应建厂需要。
  1973年,兵团林源炼油厂在大庆精神鼓舞下,提前建成投产,被兵团誉为“学大庆标兵单位”。厂为了学习林源炼油厂的先进经验,学习大庆精神,同年5 月,在政委李洪泉的带领下,机关和车间的二十余名负责人,赴林源和大庆参观学习。通过学习,找差距订措施,进一步开展学大庆运动。在这之后,供销科仓库的保管人员,又分两批到大庆参观,他们根据大庆的经验,整顿库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曾被厂评为学大庆先进单位。
  1975年,中央由邓小平付主席主持工作,各条战线开始整顿,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3月,石油化工部在兰州召开现场会,提出了“学大庆赶两兰”的口号;提出了“狠反低标准,横扫老毛病,打破旧传统,跑步学大庆”的奋斗目标。在“学大庆赶两兰”精神鼓舞下,化肥厂的学大庆运动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会议精神层层传达,跑步学大庆的措施层层制订,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大大发扬。机加车间,在大庆精神鼓舞下,学习大庆先进施工经验,用空气浮升法,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四座容量为5000吨的金属油罐的制作安装任务。机加车间又与热电车间联合组成安装队,自己动手完成了3#炉的安装任务,创造了跑步学大庆的优异成绩。机加车间1975年被总局授予" 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
  1976年底,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化工、炼油企业工业学大庆会议。化肥厂厂长张振声参加了这个会议。1977年7 、8 月间,根据化工部的指示,化肥厂同盘锦化肥厂、长山化肥厂结成了东北石化系统工业学大庆的对子,开展比学赶帮运动。同年,又与大庆氨厂结成“一帮一”的对子,石化部责成大庆氨厂帮助刚刚投产的浩良河化肥厂把生产搞上去,为进一步向大庆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表彰“工业学大庆”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厂分别于1976年春和1978年春,召开了“工业学大庆”总结表彰大会,张智礼、赵国平、徐阴茹、姜守谦、杨亚光五名同志被誉为学大庆标兵;造气车间等五个单位、造气车间检修工段等三十八个班组,被授予学大庆先进单位;赵维龙等二百二十名同志,被授予学大庆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