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职工教育

第三节 职工教育



  一九七九年十月,为贯彻全总九届二次执委会和全总职工业余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为厂生产的发展需要,积极的大量的培训人材和技术骨干,大力开展职工教育,势在必行。
  当时职工教育由工会负责。工会付主席张智礼同志主管业教工作,由专职教育干事刘继忠同志具体负责教学管理和组织工作。
  七九——八〇年度,入学人数达到520 人。入学率占全厂职工总人数的21%。共有13个教学班。开的是文化基础课,初中数学开8 个班,高中数学一个班,高中化学一个班,初中化学一个班,小学二个班。本学期有四个班结业。其中有小学2 个班,22名经结业考试得结业证。初、高中化学班共有30名得结业证。从结业班的结业考看是比较好的,凡是参加结业考试的基本上都及格了。80分以上的占85%。没结业的5 个数学班(由8 个班合并为5 个班)期末考试成绩也较好,80分以上的占70%。
  一九八〇年八月厂里决定成立教育科,负责普教,职工教育、幼儿教育。教育科在总结七九——八〇年度职工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我厂职工文化、技术等级现状作了调查:截至八〇年七月十四日我厂职工文化、技术等级状况如下:
  1 )、我厂共有职工2 ,450 名,其中工人2 ,100 名,干部为350 名。在2450名职工中,文盲半文盲有282 人,占职工总数的11% ;小学文化程度的有373 人,占其总数的15.4% ;初中生有1236人,占51% ;高中、中专生495 人,占21% ;大专以上的64人,占2.6%. 在2100名工人中,六七年后毕业生进厂的有1630名左右,文盲半文盲有150 人,小学程度的有163 人,初中生970 人,高中、中专生347 人。这些人,名义上是初中、高中、中专毕业生,实际上有80% —90% 的人实际文化程度只相当于小学或初中程度。
  我厂管理干部共有198 名。中层以上干部84名,其中小学程度的有15名,初中34名,高中、中专19名,大专15名。在中层以上84名干部中,熟悉本职业务,有专业知识的约有40名;一般管理干部有126 名,懂业务的约有60名左右。
  2 )、在2450名职工中,徒工102 人,占其总数的4.16% ,1 —3 级工有1834名,占74.8%;4 —6 级工有212 名,占8.6%;七级工6 名,占0.25% ;其它工人有266 名,占10.9%。但真正达到等级标准的人数约占五分之二。有的4 级、5 级钳工、管工、车工、铣工……还不能独立认图,4 —5 级电工不懂、不会应用欧姆定律。
  3 )、工程技术人员共68名,占职工总数的2.78% ,工程师只有一名,而且是机械工程师。
  根据我厂职工多,班次多,工种多,新成份多,文化基础、工艺技术参差不齐等特点,确定了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厂、车间两级办学的方法。因人制宜,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班。
  从78年4 月——80年7 月,车间先后办各种短训班11个,参加学习的达648 人。如:安装队制图班36人,检修车间制图班47人,电工学70人,仪表班50人,机械制图课七个班,学员245人。干部技术培训班70人。
  文化基础课先后开了高中数学班40人,高中化学班20人,初中数学班九个,学员320 人,初中化学班3 个,学员80人,物理班30人,英语班30人,日语班二个,学员70人(经3 年学习合并为一个班,达中级程度,最后毕业25人)。后又办了2 个小学补习班60名。
  为给车间办学创造条件,给各车间配置了教学课桌、椅,各车间都有教室。车间在办学中,体会到只办技术课不行,办到一定程度,文化基础差,技术课也无法讲下去。因此车间也开办了文化课,各车间先后办了几期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等。如:空分车间办了初中化学课、数学课。热电车间先后开了数学、化学、物理等基础课。电气车间开了“电工学”和“电工数学”,土木车间开了初中代数、几何课;仪表车间开了“压力测量仪表”、“流量测量仪表”、“温度测量仪表”、“液面测量仪表”及“自动控制”的部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讲座。各车间都本着缺啥补啥、干啥学啥办应知应会训练班。在办学中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文化课与专业技术课交替进行,相辅相承,现场教学等方法,为以后的系统提高打下基础。
  一九八一年九月,职工学校校舍落成,三层楼房建筑面积为1 ,044 平方米。首任校长刘惠杰,付校长是叶其敏(已故);第二任校长宋学峰,付书记赵景如;第三任校长徐桂忱,付校长周光远。
  学校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份,正式开办职工初中文化补课脱产学习班,到八四年五月份共结业四期,计三百人拿到初中补课合格证。于此同时,先后开班了日语单科班2 5 人,化工机械班37人。电视大学班,其中英语单科班(已毕业25人),经济管理班(8 人)。党政干部专修班12人,化学工程班41人,职工脱产高中文化补课班等。已结业各类学员约三百七十人。
  八二年四月份前后两批对全厂35周岁以下的双补对象进行了一次普测,分高中、初中,参加初中考试的共1 ,031 名,测试结果有33名及格,发了合格证;高中的88名参加考试,其结果有6 名及格,发了合格证。
  目前,学校由三个部分组成:
  1 )、职业高中(三个班,一百二十人);
  2 )、职工初、高中文化补课班(已有脱产高中一个班,四十人,并将于今年十二月份正式开办青工业余初中文化补习班);
  3 )、广播电视大学班(三个班,如上述)。共有在籍学员二百二十人,教职员工三十四人(教师24人)。
  近三年来,我厂把职工教育培训放在重要位置。走自己培养人才的道路。参加各种类型的大、中专函授生共42名。送出代培的有大连工学院10名,长春师院41名,吉林化校7 名,哈科大一名(中层干部),总局干部学院一名(中层干部),省委团校一名(已毕业,大专),哈建工学院三名(其中有一名已毕业)。哈电工学院五名(已毕业),总局职工中专7 名。其它半年以上的培训16名,哈师大5 名,哈师专5 名(已毕业)。
  厂级参加化工部干部管理学院培训的4名。目前参加省工交干部管理学院学习的有2名。
  参加党政干部自学考试的有7 名。参加各类刊授的52人,幼师4 名。各类函授,进修、培训到目前已毕业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