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地貌

第二节 地貌



                第二节 地  貌
  双鸭山市地处完达山脉北麓的低山丘陵区,属古老山地,坡度平缓、山头低矮,山上泥土肥厚,生长着阔叶和针阔叶混交林。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450米。
  市境南部为山地,西南部海拔高度在500至600米左右,只有七星砬子和十二道坝南山分别高达852米和755米,切割深度在200至400米之间,属低山区。随山地走向成西东、南北山谷共45条,较大的山谷4条。
  七星砬子延伸到通天岭,羊鼻山、大西山至双福公路,全长40公里;
  十二道坝北经八道坝、岭西竖井、马鞍山,全长41公里;
  十二道坝东经红旗林场,沿横道河、七星河至南瓮泉,全长44公里;
  十二道坝东北经大叶沟、王麻子沟至双鸭山农场三分场,全长20公里。
  谷底大部宽1公里,少数宽2公里,小河沿谷下流遍及山区。
  市区的北部为丘陵地带,地面波状起伏,独立小山较多,海拔高度除双鸭山 406米、大山426米外,其它均在200至300米左右,切割深度多在数十米至百米不等,北部最低海拔高度108米,成东西长形地带。
  山脉主要分布在市区南部,全市共有大小山头 101个,主要展布在北、南、东北和西北方向,均属完达山脉分水岗南北延伸的支脉。有5条河流蜿蜒其间,大体为八山半水、一分半田。
  附:双鸭山市海拔400米以上山岭表
               双鸭山市海拔400米以上山岭表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