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绿化

第二节 绿化



                 第二节 绿 化
  一、街道绿化
  始于1959年,新兴大街两侧当年栽植山杨 4 000多株,随着街道逐渐延伸,有计划地开展了街道绿化工作。1964年在宾馆路中心绿化带栽植了丁香、杏树等,用砖、石砌筑成 6个椭圆形绿化带护栏。1971年,在宾馆路和站前路栽植落叶松行道树 1 000株。1973年,市革委动员市区机关、学校25 000人参加绿化,在新兴大街、文化路、东平行路和西平行路栽植杨树和唐槭树近1万株。同年5月20日,市革委发布了《关于城市园林树木管理的规定》,并配备了 3名专职人员护林。1979年3月17日至31日,市区开展补栽行道树大会战,6 000多人次参加,补栽10年生唐槭树800多株。1980年,栽植行道树1 290株。1983年,对市区主要街道的树种进行了更新改植,新兴大街两侧的杨树,改植红皮杉。1984年,新兴大街两侧沿街单位义务制做绿化金属围栏534个,4 846延长米。1985年,西平行路修建双侧人行道时将杨树淘汰,栽植垂柳417株。各矿区也开展了绿化工作。截至 1985年,尖山区植树 28 000株,岭东区植树 936 437株、岭西区植树441 047株、四方台区植树367 195株、宝山区植树82 704株。
  二、庭院绿化
  市区庭院绿化起源于居民住户,职工家属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花栽树。1980至1982年,庭院绿化从居民发展到机关、学校、工厂、医院等单位。市政府、矿务局、人民医院、市招待所、第一中学、食品公司6个单位在庭院内共植树282 604株。1983年,市内有 116个单位与市政府签定绿化责任状,其中: 37%的单位按时完成任务, 49%的单位超额完成计划,栽植杨、柳、榆、松等树木150 114株,栽植绿篱4 165延长米,种花面积 7 528平方米。1985年,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建园林小品17个,全市庭院绿化普及率达 89%。截至年底,绿化庭院123个,栽植绿篱67 410延长米,栽种花草 144 778平方米。获省级庭院绿化先进单位有广播局一二八台、殡葬管理所、市环卫站、岭西技校、食品公司;市级庭院绿化先进单位有矿务局总医院、双阳矿托儿所等48个单位。
  三、矿区绿化
  随着矿井建设的发展,从1961年起,双鸭山矿务局所属各矿组织职工群众开展矿区绿化工作。到1985年,全矿区共建花池4 468平方米,植草坪4 000平方米,植树364 296株。
  附:1985年双鸭山矿区绿化统计表
               1985年双鸭山矿区绿化统计表
  表4—5



  四、乡村绿化
  郊区乡村从1983年起,农民除在村屯周围植树绿化环境外,还利用植树造林扩大生 产经营项目。安邦乡双兴村114户农民在房前屋后栽植樱桃树2 500株。长胜乡南山小屯 37户农民每户栽植果树100多株。西山村修建花坛200平方米,并建有假山。振兴乡为 绿化环境引进花木39种。至1985年,绿化村屯53个,栽植树木48.4万株,花坛面积 2 000多平方米,幼苗圃200亩。利用村、路、宅、河旁植树造林6万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