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炸药生产
第三节 炸药生产
第三节 炸药生产
三五一化工厂是矿务局生产炸药的专业厂。于1966年在砖厂旧址兴建,厂址位于四宝公路中段左侧偏东500米处,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
1966年,矿务局从原生产学习大队四方台中队抽调66名老弱病残职工,组成临时生产建设指挥部,设两个生产车间,一个业务组。临时生产建设指挥部隶属供应处。1966年10月投入试生产后,定名为三五一化工厂。1975年5月,根据煤炭工业部 252号文件精神投资196.9万元,对不符合火工生产条例的生产作业线,进行分期改造。新生产线于1979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年设计能力提高到4 000吨,1985年末,全厂共有职工342人,其中:工人 325人,干部17人。设5个生产车间,20个作业班组,12个业务组室。厂房建筑总面积3 694平方米,机电设备162台,固定资产原值2376万元,产品除满足本局使用外,还供局外需求。
一、设备
三五一化工厂1966年10月投入试生产时,只有2栋总面积240平方米的简易厂房,生产工具只有1台石碾、2口大锅、4把木锤和8个擀面杖,还有1台30千瓦的俄式电动机。到1979年10月,新生产线投入使用后,陆续购置球磨机1台,破碎机 1台,轮碾机3台,半自动装药机9台,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到1985年末,炸药生产主要设备增至162台,专用设备66台,动力设备12台,通用设备12台,完好率达95%以上。
二、产品产量
1966年,生产非抗水型的铵沥腊(反修2号)样品炸药100余吨。1968年产量368吨,1971年,达到2 281吨,经过两次工艺改造和产品改型,铵沥腊(反修2号)改为矿用3号(非抗水型)炸药,至1977年产量提高到3 102吨,1980年产品增加了矿用1号、矿用2号炸药,均为抗水型。1981年以后,实行以销定产,年产量稳定在3 000吨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