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黄金

第四节 黄金



                 第四节 黄 金
  双鸭山市黄金开采始于40年代。1941年,日本侵略者侵占东北时期,曾在七星河上游的北金沟组织游民手工淘金,均自淘自卖,年淘金10两左右。到1945年,淘金人数达到800多人。解放后,断断续续有个体淘金者在这里采金。多是没有组织的群采,采金数量不详。1979年12月5日,经省黄金公司批准,开发双鸭山七星河金矿。安邦公社先派16人在七星河北金沟和金厂沟做开采准备工作。1980年3月8日正式建立了小型金矿,有固定人员30人,年采金5两。1983年,金矿移交给市乡镇企业局管辖,同年9月,双鸭山市成立黄金公司(科级单位)。当时有固定资产8.4万元。1984年10月,市黄金公司由乡镇企业局划归市经委管辖,对外称双鸭山市黄金公司,对内称经委黄金科,编制5人,其中:管理人员3人,工程技术人员2人。
  一、勘探与储量
  198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 515黄金勘探部队,对双鸭山七星河上游河谷进行了地质普查勘探,共作了4026、4027、4038、4040四条勘探线,钻孔18个,累计进米49.2米,取样112个。该矿块长1 210米,平均宽60米,矿块体积 18.87万立方米,平均品位0.12克/立方米,储量为22.65公斤。1981年以后,省黄金公司、地质探矿二公司,省有色地质公司101队等,又接连派人到双鸭山进行地质普查和实地考察,并查阅分析了地质图和有关资料,发现双鸭山地区不仅有砂金,而且有岩金。在已查清的全省4大金矿中,双鸭山就有2座:老柞山、羊鼻山,储量分别占全省第二和第四。双鸭山黄金储量总计365公斤。
  二、设备与生产
  1945至1979年,双鸭山是以手工淘金,生产黄金数量有限。1980年 3月,双鸭山金矿已开发采金场地2处,淘金设备有手工溜槽3个,推土机1台,水泵2套。同年 10月,建设厂房2栋,当年淘金5两。1981至1982年,共淘金96两,共获利 4 800元。1983年,市财政局拨款3万元,购推土机1台,水泵1套。同年9月,省黄金公司拨款2万元,购汽车 1台。当年淘金 113.4两。1984年,金矿又增加2台推土机,年产黄金115.5两,比1983年增加 1.9两。1985年末,金矿有推土机3台,汽车1台,水泵6套,黄金产量53.4两,年亏损4.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