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沿革
第五章 化学工业
第一节 沿革
第一节 沿 革
1958年初,岭西豆腐生产合作社为了解决生产自救问题,组织职工上山采集松树明子,用土办法熬制成松焦油、选矿油,并精制成松节油。当年 7月建成双鸭山市第一个化学工业企业——红光炼油厂。到1960年末,全市已有化学工业企业7家,年产值达5万元。
1961至1964年,双鸭山市化学工业先后进行了3次调整。在调整中关停了6家,仅保留红光炼油厂1家,职工100人。年产值不足10万元。1965年全市化学工业又有了新的转机,开始出现了火工工业、橡胶工业等。
1970年双鸭山市承担建设年产500吨硫酸的硫酸厂,年产2 000吨烧碱的烧碱厂和年产5 000只耐酸坛子的化工陶瓷厂的建设任务。共投资200万元。到1975年因工艺设计不合理和亏损严重,都被迫关停下马。到1976年末,全市仅有6家化学工业企业,年产值862万元。
1976年10月以后,化学工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78年全市化学工业总产值超过了1 000万元,比1976年提高16%。
双鸭山市1985年有化学工业企业20家,可划分为化学工业、橡胶工业、火工工业、石油工业、林产化学工业 5个行业,产品有无机化工、有机化工、日用化工、再生胶、橡胶制品、矿山炸药、废油再生、纸浆油加工 8个产品类别,此外还有橡胶机械制造。化学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尖山、岭东、岭西、四方台、宝山等5个地区。在现有化学工业企业中属全民所有制企业3家,其余均为集体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双鸭山市化学工业公司的有7家,双鸭山矿务局的6家,其余分别隶属于各区街、学校。1985年末,全市化学工业总产值为 1 860万元。其中:市化学工业公司的工业总产值1 322万元。全市化学工业产品有 18种。12家独立核算化学工业企业利税总额为191万元,其中:化学工业公司128万元。
化学工业公司1985年末有职工1 500人,固定资产原值总额821万元,定额流动资金49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