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水泥
第二节 水泥
第二节 水 泥
一、水泥
1965年省水利厅决定,将集贤县水泥厂划归双鸭山管辖,同年9月11日省水利厅贷款40万元,作为原集贤县水泥厂恢复生产费用。当时有职工107人。1966年生产水泥 1 069吨。年末,由市粮食局、省水利厅投资,对水泥厂进行扩建改造,安装了直径1.83米×6.12米球磨机2台,建起了直径2米×8米立窑2座,到1972年形成了年生产水泥 3.2万吨的生产能力。水泥质量仍徘徊在300号左右。1975年10月,工厂开始了第二次改造工程,扩建了3号立窑和3号磨等项目,1976年5月竣工并投入生产,形成年产水泥7.6万吨生产能力。1973至1978年,共生产水泥35.4万吨。其中:300号以下不合格水泥32.4万吨,占总产量92%以上。1980年工厂从抓质量入手,试制成功全黑生料低温煅烧法,提高水泥质量,实现了稳产高产。1980至 1982年共生产水泥15.8万吨,其中:500号占总产量6%,400号占总产量87%,300号占总产量7%,质量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年完成产值330.8万元,实现利润 138.5万元。1983年建成年设计能力为10万吨的直径3米×45米的立筒预热器回转窑。1984年生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达到 425号,年产水泥12.7万吨,年上缴利润96.5万元。1985年水泥产量达到13.4万吨。水泥标号稳定在425号。
二、水泥制品
1965年市水泥厂成立制瓦车间,用手工操作生产水泥瓦。工人42人,年产水泥平瓦70万片,产值8万元。1974年制瓦车间变为集体企业,工人48人,年产水泥平瓦130万片,水泥脊瓦14万块。1985年有职工51人,生产水泥瓦150万片,年产值17.3万元,年利润10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