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勘探、开发

第三节 勘探、开发



                第三节 勘探、开发
  一、勘探
  双桦勘探 文胜勘探区的双桦煤矿受山区影响,属于普查勘探程度。由一一○地质队施工。文胜勘探区共施工37个钻孔,其中有 1个水文长期观察孔。经过勘探探明,双桦煤层特点层数多、煤层薄,储量可观,储存条件复杂,火成岩活动频繁。共有煤层 8层,其中14号煤层为全区可采煤层,其它煤层均为局部可采煤层。煤层厚度均在0.5—2.00米,煤层倾角一般在5°—70°之间,属急倾斜煤层。
  本矿区水文地质,含水层按水文地质标志分为第 4系孔隙含水层和侏罗统裂隙含水带。含水层分布在安邦河河床两侧。井下涌水量一般在40立方米/时。
  三合勘探 一一○地质勘探队 于1965年,开始对三合矿区进行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完成工作量为机钻孔4 771.5米,手钻孔865.28米,槽探2 640立方米,井探135米。确定了本区含煤地层的地质年代和煤层发育情况、地质构造形态及火成岩活动情况。1981至 1983年,一一○勘探队与矿务局地质队先后在三合矿区内施工 23个钻孔,总工程量5 338.77米,为三合矿区内的开发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经过 20多年的勘探到现在,已探明三合矿区的煤层发育情况和煤层层序,有编号的煤层18个,其中大于0.7米的可采层与局部可采有5层,全矿区发育层1—2层。
  水文地质,经过钻孔揭露推测,矿区内第4系层主要以粘土、亚粘土为主,且岩芯较完整,没有发现涌水、漏水现象,矿井以风化基岩裂隙水为主,构造裂隙水为副,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二、开 发
  双桦煤矿 煤田总面积17平方公里,可采面积2.04平方公里,可采储量为3 836.5万吨,D级煤储量为697.4万吨。
  1964年在十二道坝开凿小煤井,1966年在八道坝建起 1个小煤矿,同年12月,井矿合并,称为双桦煤矿。当时采煤方法比较落后,掘进打眼用大锤,手把钎,出煤用土篮挑,单轮车推,原煤年产量7 000吨。1978年,双桦煤矿年产量达到4.84万吨,职工达到509人。到1982年底,双桦煤矿原煤产量增加到9万吨,职工984人。根据双桦煤矿的地质储量和生产能力,1983年,国家投资352万元,自己设计,自己施工,利用两年时间,新建1对井口(双桦三井),年产能力6万吨,为双桦煤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双桦煤矿年生产能力已达 12万吨,成为双鸭山市地方煤矿一家最大的国营企业。
  三合煤矿 原是宝清县地方煤矿的一对井口,1981年11月31日经黑龙江省煤炭管理局决定,将三合煤矿由宝清县划归双鸭山市地煤公司领导。刚接管时,全矿职工 137人,由于采掘失调,矿井已无煤可采,处于停产状态。市地煤工业公司接收后,经过勘查了解,认为三合煤矿煤炭储量可观。1983年,争得国家投资516万元,新建1对井口,年产能力达9万吨,职工增加到999人。
  其它煤井 双鸭山市区街办煤井是从1970年开始的。最先是岭西区办矿井 1对,职工80人,年产量3 000吨。1972年岭东区也办起1对地方煤井,职工40人,年产量 1 600吨。截至1985年全市区街煤井共36个,年产量达到20.6万吨。社队企业办煤井共43个,原煤年产量24万吨。个体办煤井4对,原煤年产量约5 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