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纺织印染

第二节 纺织印染


 
                 第二节 纺织印染
  一、灯芯绒
  1970年,省内无灯芯绒产品。岭东区被服厂(染织厂前身)转产试生产灯芯绒,自己修建200平方米的简易厂房,上半年投入试生产,下半年批量生产。但因产品质量不过关,一直没有纳入国家计划。1970至1973年,职工由78人增加到 174人,已有“丰田”织机33台,生产出来的定型的硫化灯芯绒和士林灯芯绒布5.7万米,工厂实现年产值 85.3万元。1975年,灯芯绒产品正式列入国家计划。1976年,增加了纳夫妥、活性色,投产了凡兰、士林灰、士林浅兰、硫化红棕、黄棕等新颜色。增加了鸳鸯、双喜、琵琶花、雪花、立体块、光环、樱花、雨花、福寿、孔雀等53个花色品种,生产了条格绒,特细条绒等新织物。年产灯芯绒21.6万米,实现年产值155.7万元。1977年,市投资69万元,购买织机54台,这时共有灯芯绒织机106台,印染全套设备达到23台,并且安装了割绒机和锅炉,年生产能力达到80万米。实际年产灯芯绒29.6万米。1978年,陆续更新了一部分设备,又自行设计了打包机和刷绒机。1979年,生产灯芯绒41.2万米。年产值171万元,亏损7.6万元。1980年生产灯芯绒85.1万米,实现产值 351万元,实现利润 8.6万元。1982年,研制投产了规格为58×210、55× 185粗条灯芯绒,58×220阔条灯芯绒。1983年,把77×170规格灯芯绒改为76×170规格灯芯绒。1984年,把 76×170规格灯芯绒改为 67X 154规格灯芯绒,使原产品消耗费用降低一半。1985年,投产了金鱼、孔雀、月月菊等新花型,设计雕刻了 4个机印花棍,8502小菊花、8503小梅花、8504方格花、8505蝶花,新织纹有条格绒,特细条。年产灯芯绒213.3万米,年实现产值882.9万元,年实现利润32.7万元。雪花牌印花灯芯绒1981年被评为市优质产品,1982年8月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二、平绒
  1982年末,染织厂调集技术力量进行平绒产品上马准备工作。1983年 8月派出人员去沈阳平绒厂学习,回厂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平绒织机安装,年末生产出平绒样品,为省内独家产品。1984至1985年2年共生产平绒42.2万米,实现工业总产值187万元,税金 14.78万元,利润17.3万元。平绒产品自批量投放市场后,行销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河南、河北、广西等10个省区百货二、三级站和工矿企业。
  印花平绒1984年12月28日被评为市优秀新产品,同年12月被评为省纺织总公司新花型 3等奖。白月季牌84×73印花平绒1985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